时间:2017-08-05 16:52:14
1、选择题 有三个质量都是m的小球a、b、c,以不相同的速率在空中同一点分别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水平抛出,两球在空中时
A.竖直向上抛的物体重力大些?
B.竖直向下抛的物体重力大些?
C.抛出时速率大的物体重力大些?
D.它们的重力都相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约等于万有引力.
解答:在地球表面,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G=mg;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重力大小与速度大小和方向无关;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快慢和方向无关,基础题.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光精水平面上并列放置两个物体A、B,如图所示,A、B质量分别为m1与m2,当对物体施加永平力F时,则A对B的作用力等于
A.m1F/(m1+m2)
B.m2F/(m1+m2)
C.m2F/m1
D.m1F/m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再隔离对B分析,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对B的作用力.
解答:对整体分析,加速度a=
隔离对B分析,知A对B的作用力.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上面固定一块质量为m的木板,竖立在水平面上,在木板上放一重物M,用手将重物向下压缩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将手撤去,重物将被弹射上去,则
A.重物M与木板m脱离之前一直做加速运动
B.重物M与木板m脱离之前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
C.当弹簧弹力为零时,重物M与木板m脱离
D.当弹簧弹力为mg时,重物M与木板m脱离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分析:用手将重物向下压缩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将手撤去,重物受到重力和弹簧的弹力,根据两个力的大小关系,确定合力的方向,分析重物的运动情况.
解答:A、用手将重物向下压缩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将手撤去,开始阶段,弹簧的弹力大于重物的重力,其合力方向竖直向上,重物向上做加速运动;当弹簧的弹力小于重物的重力时,合力竖直向下,而速度竖直向上,重物做减速运动.所以重物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所以A错误B正确;
C、前面分析当弹簧的弹力小于重物的重力时,合力竖直向下,而速度竖直向上,重物做减速运动,但是只要弹簧有弹力,重物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就会小于g,木板就不会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就会需要木板的支持力,所以就不会分离,当弹簧弹力为0时木板与重物加速度相等都为g,再之后重物做加速度大小为g的减速运动而木板除受重力外还要受弹簧的拉力,所以木板做加速度大于g的减速运动,二者分离,故当弹簧弹力为0时重物与木板脱离.
故选BC.
点评:此题考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能力,抓住弹簧的弹力是可变的.常见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甲所示中,总质量为80kg的跳伞运动员从离地500m高处开始跳伞,经过2s拉开绳索开启降落伞,乙图是运动员跳伞过程中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g=10m/s2)、
A.在t=1s时运动员的加速度约为7m/s2
B.14s内运动员下落高度约为266m
C.运动员落地前运动时间为36s
D.运动员在下降过程中空气阻力一直在增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首先分析运动员的运动情况,运动员在0-2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s-14s做变加速运动,14s以后做匀速运动直到地面.t=1s时运动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可以算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算出f,可以通过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估算14s内运动员下落的高度.
解答:A、运动员在0-2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t=1s时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为:
a==
m/s2=8m/s2,估算时可以存在一定的偏差,故A正确;
B、面积可以通过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估算,本题可以通过数方格的个数来估算,(大半格和小半格合起来算一格,两个半格算一格)每格面积为4m2,
14s内数得的格数大约为40格,所以14s内运动员下落的高度为:h=40×2×2m=160m,故B错误;
C、14s末的速度为:v=6m/s
14s后做匀速运动,时间t==
s=57s
所以运动员落地前飞行时间为:14+57s=71s,故C错误;
D、运动员在下降过程中加速度是变化的,运动员受重力和空气阻力,重力恒定,故阻力是变化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该题是v-t图象应用的典型题型,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有方格时,面积可以通过数方格的个数来估算.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时,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
C.只要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发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合外力为零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
物体运动状态的特征物理量是速度,速度大小或者方向的改变都叫速度的改变.
解答: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时,一定具有加速度,速度一定改变,即运动状态一定改变,故A正确;
B、物体的运动方向是速度方向,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共线时物体做直线运动,不共线时物体做曲线运动,故B错误;
C、运动状态的特征物理量是速度,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发生改变都是速度的改变,都叫运动状态的改变,故C正确;
D、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即速度不变,可以保持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又称惯性定律,它科学地阐明了力和惯性这两个物理概念,正确地解释了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并提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惯性,它是物理学中一条基本定律.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