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31 07:40:43
1、计算题 如图所示,平板A长L=10m,质量M=4kg,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A上最右端放一物块B(大小可忽略),其质量m=2kg.已知A、B间动摩擦因数μ=0.4,开始时A、B都处于静止状态(取).则
(1)若加在平板A上的水平恒力F=6N时,平板A与物块B的加速度大小各为多少?
(2)若加在平板A上的水平恒力F=40N时,要使物块B从平板A上掉下来F至少作用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1)平板A与物块B的加速度均为1m/s2;(2);
本题解析:(1)物体m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所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若加在平板A上的水平恒力F=6N时,假设平板A与物块B相对静止,则共同加速度为
<am,所以假设成立,平板A与物块B均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
(2)若加在平板A上的水平恒力F=40N时,物块相对于平板车产生相对滑动,
物块的加速度为
对平板车 ,
解得
设经过时间t撤去力F,则此时平板车的位移 ,
平板车的速度
撤去F后平板车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当速度减为v时两者共速,此时物块恰到达平板车左端,此时平板车的速度
平板车的位移?
对物块而言,此过程一直被加速到v,此时
物块位移
其中
联立上述式子解得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在某市区内,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VA向东匀速行驶,一位观光旅客正由南北从斑马线上横过马路,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旅客正在D处),经一段反应时间,紧急刹车,但仍将正步行到B处的游客擦伤,该汽车最终在C处停下,为了清晰了解事故现场,现以下图示之;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警方派一警车以法定的最高速度vm=14.0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的起始制动点A紧急刹车,经过x=14.0m后停下来,警车和肇事汽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相同,在事故现场测得
AB=17.5m,BC=14.0m,BD=3.4m,已知游客由D到B的平均速度为v人=2m/s.
问:(1)该肇事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A是多大?
(3)肇事汽车司机发现有危险到紧急刹车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参考答案:(1)汽车加速度:a=0-v2m2x=0-1422×14m/s2=-7m/s2
故肇事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7m/s2.
(2)由0-vA2=2axAC=2×(-7)×(17.5+14.0)
得vA=21m/s
故肇事汽车的初速度为21m/s.
(3)设从A到B运动时间为t,
由xAB=vAt+12at2=21t-12×7t2=17.5m
解得t=1s
由v人=xBDt′=2m/s
得人从D到B的时间为t"=1.7s
反应时间为t=t-t=0.7s
故人的反应时间为0.7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正确的说法是
[? ]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一物体沿长为L的光滑斜面,从静止开始由斜面的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当物体的速度达到末速度的一半时,它沿斜面下滑的长度为
A.L/4
B.L(–1)
C.L/2
D.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设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a,则 ,
,可得
,所以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甲、乙两人同时由相同位置A沿直线运动到同一位置B,甲先以速度v1匀速运动了一半路程,然后以速度v2匀速走完剩下的后一半路程;乙在由A地运动到B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运动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运动速度为v2,若v1< v2,则甲与乙比较,以下正确的是(?)
A.甲先到达B地
B.乙先到达B地
C.只要取值合适,甲、乙两人可以同时到达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设AB两地相距x,则t甲=+
,
所以=
=
,设乙从A→B经历时间为t,则
=
,所以
.由于
(v1+v2)2-4v1v2=(v1-v2)2>0,所以>
,所以由
得t乙<t甲,即乙先到达B地,应选B.
点评:在比较谁先到达目的地的问题时,可比较两人到达目的地所用时间,把一个问题分成求解两个时间,使思路变得清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