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2:14:06
1、选择题 水平面上有两个物体a和b,它们之间用轻绳连接,它们与水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相同。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a和b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如果在运动中绳突然断了,那么a、b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处于静止
C.a做匀速直线运动,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a做匀速直线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物体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
绳子断后,对a有:,
可知物体a的加速度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同,则物体a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对b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可知物体b的加速度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则物体b向右左匀减速直线运动;
判定出A正确。
思路分析:对ab整体受力分析,得出F和a、b摩擦力的关系,然后分别对a、b做出受力分析,可以判定。
试题点评:本题是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求出加速度的方向,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下面列举的物理量单位中,哪些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A.千克(kg)
B.米(m)
C.秒(s)
D.牛顿(N)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分析: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他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开尔文、安培、坎德拉、摩尔.
解答:A、千克(kg)是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所以A正确;
B、米(m)是长度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所以B正确;
C、秒是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所以C正确;
D、牛顿(N)是力的单位,不是基本单位,是导出单位,所以D错误;
故选ABC.
点评: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这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谁,它们在国际单位制分别是谁,这都是需要学生自己记住的.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运动员做跳伞训练,他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上由静止跳下,跳离飞机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减速下落.他打开降落伞后的速度图线如图(a)所示.降落伞用8根对称的绳悬挂运动员,每根绳与中轴线的夹角均为?α=37°,如图(b)所示.已知运动员的质量为50kg,降落伞的质量也为50kg,不计运动员所受的阻力,打开伞后伞所受阻力f与速度v成正比,即f=kv(g取10m/s2,sin?37°=0.6.cos?37°=0.8).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阻力系数k=100?N?s/m
B.打开伞瞬间运动员的加速度α=30?m/s2,方向竖直向上
C.悬绳能够承受的拉力至少为312.5N
D.悬绳能够承受的拉力至少为2500N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分析:由a图可知,当速度等于5m/s时,物体做匀速运动,受力平衡,根据kv=2mg即可求解k,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最小拉力.
解答:A、当速度为5m/s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对整体,根据平衡有:2mg=kv,解得k=200N.s/m.故A错误.
B、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kv′-2mg=2ma,解得a=,方向竖直向上.故B正确.
C、向上的加速度最大时,绳子的拉力最大,对运动员分析,有8Tcos37°-mg=ma,解得T=,所以悬绳能够承受的拉力至少为312.5N.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要求同学们能根据速度图象分析出运动员的运动情况,知道当速度等于5m/s时,物体做匀速运动,受力平衡,难度适中.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弹簧秤钩下竖直悬挂一个静止的小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小球所受弹簧秤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C.弹簧秤对小球的拉力在数值上等于小球的重力
D.小球对弹簧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分析: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小球.小球所受弹簧秤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秤.静止时,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弹簧秤对小球的拉力在数值上与小球的重力的关系.
解答:A、D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小球.故A错误,D正确.
? B、小球所受弹簧秤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秤.故B错误.
? C、小球静止时,受到重力和弹簧秤对小球的拉力,根据平衡条件得知,两力大小相等.故C正确.
故选CD
点评:施力物体是施加作用力的物体,受力物体是受到作用力的物体,一个物体受到的力都是别的物体施加的.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正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的物块,从t1时刻到t2时刻受到恒定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这段时间内物块做直线运动,已知物块在t1时刻的速度与t2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则在此过程中
A.物块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块的位移可能为零
C.物块动量的变化一定为零
D.F一定对物块做正功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分析:物体做直线运动,合力与速度同方向,由于初末速度相等,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有可能速度先减为零,然后反向增加,根据运动学公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判断.
解答:A、物体做直线运动,合力与速度同方向,初末速度相等,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推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故A正确;
B、物体有可能速度先减为零,然后反向增加到相同的值,即力F向后,故减速时加速度为a1=,加速时加速度为a2=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减速位移
,加速位移为
,故总位移x=x1-x2≠0,故B错误;
C、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有可能速度先减为零,然后反向增加,由于动量为矢量,故动量变化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
D、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一定做正功;
物体也可能先减速前进和加速后退,即力F向后,故减速时加速度为a1=,加速时加速度为a2=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减速位移
,加速位移为
,故总位移x=x1-x2<0,即物体后退的位移较大,故力F也一定做正功,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关键是分匀速直线运动和先减速和反向加速运动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对于第二种情况,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根据运动学公式判断前进与后退的位移大小,再根据公的定义进行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