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2:09:21
1、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m1=2kg的物体A与一劲度系数为k=500N/m的轻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与地面上的质量为m2=1kg的物体B相连,弹簧竖起.A、B均处于静止状态.另有一质量为m3=1kg的物体C从物体A的正上方距离h=0.45m处自由下落.落到A上立刻与A粘连并一起向下运动,其速度为1m/s,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最终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A、B、C均可视为质点,g取10m/s2)
(1)求C与A碰撞前的速度V;
(2)从AC一起运动直至最高点的过程中弹簧对AC整体做的功.
参考答案:(1)设物体C与A碰撞前速度为V0,则根据动能定理:m3gh=m3V202-0
解得:V0=3m/s.
(2)根据F=kx,开始时弹簧压缩量x1=m1gk=0.04m
B刚要离开地面时弹簧伸长量x2=m2gk=0.02m
则AC一起运动的最高点和碰撞位置的距离为h′=x1+x2=0.06m
设从AC一起运动直至最高点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为W,根据动能定理:W-(m1+m3)gh′=0-(m1+m3)V22
解得W=0.3J.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1)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下面所列举的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中.你认为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电火花计时器接到学生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C.用天平测量出重锤的质量
D.先放手让纸带和重物下落,再接通电源开关
E.在打出的纸带上,距第一个打点较远的点选取合适的A、B、C、D 四个点,通过测量计算得出B、C 两点的速度为vB、vC,并测出B、C 两点间的距离为h
F.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看减少的重力势能mgh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周期为0.02 s,自由下落的重物质量为1kg,打出一条理想的纸带,数据如图所示,单位是cm,g取10 m/s2,O、A之间有多个点没画出.打点计时器打下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_m/s.从起点O到打下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量
J.
(答案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 BCD? (2) 0.98? 0.50? 0.48
本题解析:B点速度可以根据AC间的平均速度去求,重力势能减小量为,动能增量为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两物体A、B之间用轻质弹簧相连接,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A紧靠竖直墙壁,现向左推物体B使弹簧压缩,然后由静止释放,则( )
A.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后,物体A开始加速运动
B.弹簧第一次伸长到最大长度时,A、B的速度一定相同
C.弹簧第二次恢复原长时,两物体速度一定为零
D.弹簧再次压缩到最短时,物体A的速度可能为零
参考答案:A、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后,物体B有向右的速度,物体A静止,此后,弹簧被拉长,故物体A在拉力作用下会向右加速,故A正确;
B、弹簧从第一次恢复原长到升到最长过程,物体A加速,物体B减速,当两者速度相同时,弹簧达到最长,故B正确;
C、弹簧第二次恢复原长时,若两物体速度都为零,则系统机械能损失了,显然不合实际,故C错误;
D、弹簧再次压缩到最短时,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若两物体速度都为零,则系统的动量减小了,不合实际,故D错误;
故选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质量分别为mA、mB)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得到如图所示的三个落点.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①两小球的质量关系应为mA ___________ m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由图可以判断出N是_____球的落点,P是_____球的落点.
③用题中的字母写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大于?②B,A?
③
本题解析:(1)为了使两球在落地时,能拉开距离方便测量,所以A球的质量大于B球的质量,
(2)碰撞后小球B在前,A在后,并且碰撞后A球的速度小于碰撞前的速度,故M点为碰撞后A球的落地点,P为碰撞前A球的落地点,N为B球的落地点,
(3)根据动量守恒可得,因为下落高度相同,所以时间相等,所以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18分)、某同学用如图甲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先将a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附近静止,让a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从左向右依次是ABC点。?
⑴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以下哪些_____________.
A.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B.小球a、b的质量ma、mb ?
C.小球a、b的半径r?
D.小球a、b 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t
E.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OA、OB、OC?
F.a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h
⑵小球a、b的质量ma、mb应该满足什么关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放上被碰小球后,两小球碰后是否同时落地?如果不是同时落地,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时小球a、b的落地点依次是图中水平面上的_____点和_____点.
⑷为测定未放被碰小球时,小球a落点的平均位置,把刻度尺的零刻线跟记录纸上的O点对齐,图乙给出了小球a落点附近的情况,由图可得OB距离应为__________cm.
⑸按照本实验方法,验证动量守恒的验证式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E?(2)。防止a球碰撞后反向弹回,再回到碰撞点的过程中因为有摩擦导致速度减小而影响实验结果。(3)同时落地。如果不是同时落地,会影响实验结果。A、C?(4)4.59 cm
(5)
本题解析:(1)要验证动量守恒,就需要知道碰撞前后的动量,所以要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及碰撞前后小球的速度,碰撞前后小球都做平抛运动,速度可以用水平位移代替。所以需要测量的量为:小球a、b质量ma、mb,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故选BE。
(2)小球在碰撞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故有mav0=mav1+mbv2,在碰撞过程中动能守恒,故有,要碰撞后a的速度v1>0,即ma-mb>0,ma>mb。
(3)同时落地,碰撞后两小球做平抛运动,高度相同,所以运动时间相同。如果不同,则不能用水平位移代替碰撞后的速度,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小球a和b小球相撞后,b小球的速度增大,a小球的速度减小,所以碰撞后a球的落地点距O点最近,b小球距O点最远,而中间一个点是未放b球时a的落地点,所以相碰后,小球a、b的平均落点位置依次是图中的A、C点。
(4)小球a和b相撞后,小球b的速度增大,小球a的速度减小,都做平抛运动,所以未放小球b时小球a的落地点为B点,由图可知OB距离应为45.450cm;
(5)B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位置,A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位置,C为被碰小球落点的位置,碰撞前入射小球的速度,碰撞后入射小球的速度
,碰撞后被碰小球的速度
,若mav1=mbv3+mav2则表明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带入数据得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