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1:33:51
1、实验题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100 mm,双缝与屏的距离L2=700 mm,双缝间距d=0.25 mm.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①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________mm、对准第4条时读数x2=________mm
②该光的波长λ=________nm
③某同学按实验装置安装好仪器后,观察光的干涉现象,获得成功,若他在此基础上对仪器的安装做如下改动,仍能使实验成功的是?
A.将遮光筒内的光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少许,其他不动
B.将滤光片移至单缝和双缝之间,其他不动
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少许,其他不动
D.将单缝与双缝的位置互换,其他不动
参考答案:①2.190? 7.870?②676?③ABC
本题解析:①主尺读数为2mm,可动刻度为19.0×0.01mm,读数为2mm+19.0×0.01mm=2.190mm,同理第4条时读数为7.870②由,由此可求出波长为676nm③将单缝与双缝的位置互换,其他不动将得不到双缝干涉图样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1)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①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依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②图(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s
③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
④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
(2)图(a)是测量电阻Rx的原理图。学生电源输出电压可调,电流表量程选0.6A(内阻不计),标有长度刻度的均匀电阻丝ab的总长为30.0cm。
①根据原理图连接图(b)的实物图。
②断开S2,合上S1;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为3.0V时,单位长度电阻丝的电压u=?V/cm.记录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
③保持S1闭合,合上S2;滑动c点改变ac的长度L,同时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使电流表A1的示数与步骤②记录的值相同,记录长度L和A2的示数I。测量6组L和I值,测量数据已在图(c)中标出,写出Rx与L、I、u的关系式Rx=?;根据图(c)用作图法算出Rx=?Ω。
参考答案:(1)①DCBA?②0.1?③?④
(2)①连线如图所示?②0.1?③? 5.92
本题解析:(1)①先安装打点计时器,让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放小车连纸带,然后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最后关电源取纸带。②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③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得到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
;④用逐差法求得小车的加速度
。
(2)①找最长支路,最后将S2、A2、Rx并入即可。②断开S2,合上S1,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为3V,则金属丝单位长度的电压为。③由于安培表A1的示数不变,因此 ac段单位长度上的电压不变,Rx两端的电压为Lu,根据欧姆定律有
,那么
,作出坐标纸上的图象,则图象的斜率
,求得
。
【考点定位】(1)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容易题
(2)比例法测定值电阻,实物连接、电阻定律、欧姆定律、图象法处理数据。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根原长为L0的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A,A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L1,在A上再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B,待A、B静止后,再在B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力使弹簧又缩短了△L2,这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现突然撤去力F.求:
(1)撤除力F以后B脱离A向上飞出的瞬间弹簧长度为多少?要有分析过程.
(2)B脱离A时B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参考答案:(1)分离瞬间加速度相同,相互作用力为零,而此时B物体只受重力,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故A物体加速度也为重力加速度,弹簧长度为原长L0.
(2)从撤除力到A、B分离,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
EP=2mg(2△L1+△L2)+12?2mv2
解得: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由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得到g=4π2l/T2.只要测出多组单摆的摆长l和运动周期T,作出T2-l图象,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理论上T2-l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如图实-9-7所示.
(1)造成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由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取π2=9.87)
参考答案:(1)漏测小球半径 (2)9.87
本题解析:(1)由单摆周期公式T=2π得T2=4π2
由图象知,当l=0时,T2≠0,说明l偏小,是由于漏测小球半径造成的.
(2)由上式知k=,
g==9.87 m/s2.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科学规律的发现离不开科学探究,而科学探究可以分为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下面我们追寻科学家的研究足迹用实验方法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
(1)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6甲所示,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
你认为在实验中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
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乙,
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
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_______.
参考答案:(1)①平衡摩擦力②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2)?钩码的重力和小车的质量
本题解析:
(1)①小车在桌面上会受到桌面对它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所以要在绳子下端悬挂一重物平衡摩擦力②为了使加速度比较小,在纸袋上打上适当距离的点,就要使小车收到的拉力较小,所以砝码的重力要小,
(2)题中的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的速度-时间图像可知,一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所以
;验证合外力做功和动能的关系即
,和小车的
的关系,所以要知道的物理量还有F和m,F=钩码的重力G,m为小车的质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