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0 22:23:20
1、选择题 如图所示,某种带电粒子由静止开始经电压为U1的电场加速后,射入水平放置、电势差为U2的两块导体板间的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沿平行于两板的方向从两板正中间射入,穿过两板后又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边界线竖直的匀强磁场中,则粒子射入磁场和射出磁场的M、N两点间的距离d随着U1和U2的变化情况为(不计重力,不考虑边缘效应)
A.d随U1变化,d与U2无关
B.d与U1无关, d随U2变化
C.d随U1、U2变化
D.d与U1无关,d与U2无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在加速电场中有
,得
,
带电粒子在偏转电场中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出射速度与水平夹角为θ,则有:
,而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运动轨迹对应的半径为R,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半径与直线MN夹角正好等于θ,则有:
所以
,又因为半径公式
,则有
.故d随
变化,d与
无关,故A正确。
考点: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
本题难度:困难
2、计算题 (12分)如图11所示,长L=1.2 m、质量M=3 kg的木板静止放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质量m=1 kg、带电荷量q=+2.5×10-4 C的物块放在木板的上端,木板和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所在空间加有一个方向垂直斜面向下、场强E=4.0×104 N/C的匀强电场.现对木板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10.8 N. 取g=10 m/s2,斜面足够长.求:
(1)物块经多长时间离开木板?
(2)物块离开木板时木板获得的动能.?
(3)物块在木板上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
参考答案:(1)
?s (2)27 J (3)2.16 J
本题解析:(1)物块向下做加速运动,设其加速度为a1,木板的加速度为a2,则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物块:mgsin37°-μ(mgcos37°+qE)=ma1
对木板:Mgsin37°+μ(mgcos37°+qE)-F=Ma2
又
a1t2-
a2t2=L
得物块滑过木板所用时间t=
?s.
(2)物块离开木板时木板的速度v2=a2t=3
?m/s.
其动能为Ek2=
Mv22=27 J
(3)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为
Q=F摩x相=μ(mgcos37°+qE)·L=2.16 J.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如图所示,电容为C、带电量为Q、极板间距为d的电容器固定在绝缘底座上,两板竖直放置,总质量为M,整个装置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电容器右板上有一小孔,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弹丸以速度v0从小孔水平射入电容器中(不计弹丸重力,设电容器周围电场强度为0),弹丸最远可到达距右板为x的P点,求:
小题1:弹丸在电容器中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
小题2:x的值;
小题3:当弹丸到达P点时,电容器电容已移动的距离s;
小题4:电容器获得的最大速度。
参考答案:
小题1: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本题解析:
小题1:电容极板电压
?…………①
极板问场强?
?…………②?则
?…………③
小题2:弹丸到达P点时两者有共同速度,设为v,由动量守恒有:
?…………④
对弹丸,由动能定理得:
?…………⑤,
解得
?…………⑥
小题3:对电容器,由动能定理得:
…………⑦
解得?
?…………⑧
小题4:弹丸最终返回从右板小孔飞出,此时电容器速度最大,设电容器速度为v1、弹丸速度为v2。则由动量守恒有:
?…………⑨
在整个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即
?…………⑩
由⑨、⑩两式解得?
?…………11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4分)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光滑金属板中点的正上方有一带正电的点电荷Q,一表面绝缘带正电的金属小球(可视为质点,且不影响原电场)以速度v0在金属板上自左端向右端运动,小球做_______运动;受到的电场力做的功为_______.
参考答案:匀速直线运动?零
本题解析:如图所示,
光滑金属板表面电场的方向垂直与板表面向下,点电荷受电场力竖直向下。点电荷受重力、电场力和支持力,三者合力为零,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电场力与运动方向垂直,故电场力不做功。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固定的等量异种电荷连线上,a点是连线的中点,如图所示,静止在a点的点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b点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以下判定正确的是( ?)
A.点电荷的速度越来越大
B.点电荷的加速度越来越小
C.点电荷的电势能越来越大
D.点电荷通过的各点电势越来越低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等量异种电荷连线上,从正电荷到负电荷场强先减小后增大,中点a的场强最小,场强方向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静止在a点的点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b点运动,电荷一定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则点电荷的速度越来越大,点电荷的加速度越来越大,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由于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减小,故C选项错误;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故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