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0 21:30:03
1、实验题 一个振子在平衡位置O点附近做简谐运动,它离开O点2.5 s,第一次到达位置P,又经过2 s后,第二次经过位置P,那么再经过____________ s后,它第三次到达P点.
参考答案:12或2.67
本题解析:振子的振动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由O点直接向P运动,如图2所示,由题意知P→M(最大位移处)所用时间为1 s,所以
=(1+2.5)s,所以周期T="14" s;第三次到P的时间t="T-2" s="12" s.第二种可能是振子先到N再向右到P,如图3所示,根据运动的对称性,由O直接到P点的时间为
,所以振子第三次到P点的时间t="2.5" s+
="2.67" s.振子的运动情况由于题中没有说明,所以应注意多解的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一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x=-4t2+6t(t以x为单位)则
A.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6?m/s
B.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6?m/s
C.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8?m/s2
D.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8?m/s2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匀变速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即可求解
解答:根据匀变速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x=
可知:v0=6m/s,a=-8m/s2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如图为一简谐波在两个不同时刻的波动图象,虚线为实线所示波形在Δt=5s后的波形图象。求:
(1)若质点的振动周期T和Δt的关系为T<Δt<3T,则在Δt内波向前传播的距离Δs等于多少?
(2)若波速v=18m/s,则波向哪个方向传播,为什么?
参考答案:(1)由图可以得波长λ=24m,因为T<Δt<3T,所以传播距离Δs满足λ<Δs<3λ。)讨论:
a.波向左传播,则Δs=(1/4+n)λ,所以Δs=5λ/4或9λ/4
即Δs1=5λ/4=5×24/4=30(m),或Δs2=9λ/4=9×24/4=54(m)
b.波向左传播,则Δs=(3/4+n)λ,所以Δs=7λ/4或11λ/4
即Δs1=7λ/4=7×24/4=42(m),或Δs2=11λ/4=11×24/4=66(m)
综上, Δs=30m、42m、54m、66m。
(2)若v=18m/s,则Δt内时间向前传播的距离Δs=vΔt=18×5=90m,
则波长数n=Δs/λ=90/24=11/4=3.75,零头3/4,所以波是向x正方向传播
本题解析:同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从开始下落起,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2∶3
C.从开始下落起,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3∶5
D.从开始下落起,通过连续的三段相等长度所用时间之比为1∶3∶5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有两个单摆做简谐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是:x1 =" 3asin" (4πbt+
)?和x2 ="9asin" (8πbt +
),其中a、b为正的常数,则它们的:①振幅之比为?;②摆长之比为?。
参考答案:1:3(2分) 4:1(4分)
本题解析:根据表达式有:振幅之比3:9=1:3;
它们的,周期之比为:
,由周期公式
,得摆长之比为4:1。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