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0 21:20:03
1、简答题 我国古代就开始了对光学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纸窗上开了一个小孔,做了使窗外的飞鸢和楼塔的影子成像于室内纸屏上的实验,并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他的实验结果:“……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所束,则影与鸢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沈括记录的实验结果.
参考答案:
沈括所描述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所描述的是影的形成,其光路如图甲所示;“或中间为窗所束,则影与鸢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所描述的是小孔成像的实例,其光路如图乙所示.
本题解析:
沈括所描述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所描述的是影的形成,其光路如图甲所示;“或中间为窗所束,则影与鸢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所描述的是小孔成像的实例,其光路如图乙所示.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所示,
是半圆柱形玻璃体的对称面和纸面的交线,A、B是关于
轴等距且平行的两束不同单色细光束,从玻璃射出后相交于
下方的P点,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在玻璃中,A光比B光的速度小
B.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折射率小
C.空气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长
D.A光的光子能量比B光的光子能量大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根据图像可知A光偏折量较大,故可知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折射率大,所以B错误
折射率n=
,可知折射率越大,则传播速度越小,所以在玻璃中,A光比B光的速度小,故A正确
折射率大的光频率较大,根据
,可知空气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短,故C错误
频率越大的光子,能量越大,所以A光的光子能量比B光的光子能量大,故D正确
故选AD
本题难度:简单
3、计算题 折射率为n、长度为L的玻璃纤维置于空气中,若从A端射入的光线能在玻璃纤维中发生全反射,最后从B端射出,如图所示,求:
①光在A面上入射角的最大值.
②若光在纤维中恰能发生全反射,由A端射入到从B端射出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参考答案:①
?②
本题解析:①光路图如下图所示,要在纤维中发生全反射,
其临界角C有:
?①
折射角:θ2=90°-C?②
所以,
,
?③
由折射定律:
?④
?⑤
②光在纤维中传播的速度:
(c为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光在沿纤维轴线方向上的速度分量:
?⑥
所用时间:
?⑦
评分标准:①②③④⑤式各1分,⑥⑦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式各2分。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15分) 如图所示,一单色光束a,以入射角i=60°从平行玻璃砖上表面O点入射.已知平行玻璃砖厚度为d =10cm,玻璃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n =
。则:
(1) 光束从上表面进入玻璃砖的折射角为多少?
(2) 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为多少?
(3) 光从下表面出射后相对入射光线的侧移是多少?
参考答案:(1),r = 300? (2)
?(3)5077cm
本题解析:(1)由折射定律:
,
得:
,r = 300?(5分)
(2) 光在玻璃中传播的距离s:
? (2分)
?(3分)
(3)
?(5分)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根据光路图和几何关系可求得折射率与入射角的关系,利用直线传播的规律求得光在介质中的运动时间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全反射现象的是?
A.阳光照射下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
B.玻璃中的气泡有时看上去特别明亮
C.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D.在阳光下飞机有时看起来非常明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阳光照射下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是干涉现象,A错;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C错;在阳光下飞机有时看起来非常明亮是光的反射现象,D错;B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