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0 20:59:44
1、选择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以某一速度从A点冲上倾角为300的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为
3 4 |
3 4 |
1 2 |
1 4 |
参考答案:A、由题,重力做功为WG=-mgh,所以重力势能增加mgh.故A错误.
B、合力F合=ma=34mg,根据动能定理,W合=△EK=34mg?2h=32mgh,所以动能损失了32mgh.故B错误.
C、D由上可知,动能损失了32mgh.重力势能增加mgh,则机械能减小了12mgh.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分别处在真空、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中,轨道两端在同一高度上。三个相同的带正电小球同时从轨道左端最高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运动,P、M、N分别为轨道的最低点,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第一次到达轨道最低点的速度关系vP=vM>vN
B.小球第一次到达轨道最低点时 对轨道的压力关系FP=FM>FN
C.小球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到达轨道最低点所用的时间关系tP<tM<tN
D.三个小球到达轨道右端的高度都不相同,但都能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位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小球沿P、M轨道下滑过程都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WG=mgR=知到达底端速度相等,沿N轨道下滑过程电场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WG-W电=
,其到达最低点速度要小于沿P、M轨道下滑情况,故选项A正确;根据上述分析知到达最低点的时间关系tP=tM<tN,故选项C错误;选项B中,小球沿P轨道到达底端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P-mg=
=2mg,所以FP=3mg,同理小球沿M轨道到达底端时,FM-mg-F洛=
=2mg,所以FM=3mg+F洛,小球沿N轨道到达底端时FN-mg=
<2mg,故FM>FP>FN,故选项B错误;小球沿轨道P、M下滑后能到达右端同样高度的地方,故选项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如图所示,质量0.1kg的小球.从光滑轨道顶端滚下,圆轨道半径R=0.5m.小球经过A和B时,速度分别为VA=4m/s和VB="8m/s" .设g=1 0m/s2
(1)计算小球在A时具有的重力势能(取B处为零势能)
(2)计算小球由B到达A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参考答案:(1)1J(2)W
本题解析:(1)E?
=0.1?
(2)设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由动能定理
?
-1J -W
W
考查了动能定理的应用
点评:动能定理在解决多过程问题时,比较方便,关键是对各个过程中,各个力做功情况以及始末状态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ABC是一条长轨道,斜面和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一质量为m的木块(可视为质点),在A点由静止释放,最后停在C点;现在改变斜面的倾角,如图中虚线所示,仍从A点由静止释放该小木块,则木块最终将停放在(不计木块通过转折点B点或
点的能量损失)(?)
A.C点左侧
B.C点
C.C点右侧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通过对A点释放到停止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判断在水平面上的位移是否发生变化来确定小木块停止的位置。设A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为θ,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有,mgh-μmgcosθs1-μmgs2=0,整理得:mgh-μmg(s1cosθ+s2)=0,而s1cosθ+s2等于OC的长度.与倾角无关,故停放的位置不变.故B正确,A、C、D错误。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合理地选择研究的过程,即选择全过程为研究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求解。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如图所示是示波器的原理示意图.电子从灯丝发射出来,经电压为U1的电场加速后,通过加速极板A上的小孔O1射出,然后沿中心线O1O2进入M、N间的偏转电场,偏转电场的电压为U2,场强方向垂直于O1O2,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后,最终打在垂直于O1O2放置的荧光屏上的P点.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平行金属板M、N间的距离为d,极板长为l,极板右端与荧光屏之间的距离为L,电子离开灯丝时的初速度可忽略,电子所受重力以及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计.
(1)若把P点到O2点的距离称为偏转距离Y,其偏转距离Y为多少?
(2)求电子即将到达P点时的动能.
参考答案:(1)设电子到达O1时的速度为v,则
eU1=12mv2
设电子在偏转电场MN中运动的加速度为a,运动时间为t,则
h=12at2
a=eU2md
t=lv
解得:h=U2l24U1d
由:hY=l2l2+L
解得:Y=U2l24U1d(1+2Ll)
故偏转距离Y=U2l24U1d(1+2Ll).
(2)由动能定理:eU1+eU2hd=EKP-0
得:EKP=eU1+eU22l24U1d2
故电子即将到达P点时的动能为eU1+eU22l24U1d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