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试卷《弹力》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五)

时间:2017-03-02 11:02: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6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7中求出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m/s,运动的加速度是?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实验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与方案。本实验的特点是通过黑板擦控制两小车的起动与停止,将测量两车的加速度转换为测量两车的位移。实验中不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A.小车运动的时间
B.小车通过的位移
C.盘和盘中重物的总质量
D.车和车上重物的总质量



3、实验题  斜拉桥是我国大跨径桥梁最流行的桥型之一。目前为止建成或正在施工的斜拉桥共有30余座,仅次于德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而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的数量已居世界第一。我国一直以发展混凝土斜拉桥为主,近几年我国开始修建钢与混凝土的混合式斜拉桥,如汕头大桥,主跨518 m;武汉长江第三大桥,主跨618 m等。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很想知道每根长50 m、横截面积为400 cm2的斜拉桥悬索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由于悬索很长,抗断拉力又很大,直接测量很困难,同学们取来了同种材料制成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由胡克定律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与形变量x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与弹簧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有关。因而同学们猜想,悬索可能也遵循类似的规律。
(1)同学们准备像“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关系”的实验一样将样品竖直悬挂,再在其下端挂上不同重量的重物,来完成本实验。但有同学说悬索的重力是不可忽略的,为了避免悬索所受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你认为可行的措施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通过游标卡尺测样品的直径来测定其横截面积,某次测量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样品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

(3)经过同学们充分的讨论,不断完善实验方案,最后实验取得数据如下:

①分析样品C的数据可知,其所受拉力F(单位:N)与伸长量x(单位:m)遵循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
②对比各样品的实验数据可知,悬索受到的拉力与悬索的伸长量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与悬索长度____成正比、与悬索的横截面积____成正比。



4、选择题  如图所示,浸没在水中的小球固定在轻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设小球的密度为ρ球,水的密度为ρ水.当容器由静止自由下落后,弹簧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
(1)若ρ球=ρ水,则弹簧长度不变
(2)若ρ球>ρ水,则弹簧的长度变长
(3)若ρ球<ρ水,则弹簧的长度变短
(4)不论ρ球、ρ水大小怎样,弹簧长度都会改变.
A.(1)(2)(3)
B.(2)(4)
C.(3)(4)
D.(2)(3)(4)
91考试网



5、实验题  (1)(6分)将一个力传感器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用这种方法测得的某单摆摆动时悬线上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a所示。由此图线提供的信息可判断摆球摆动的周期T为______s,在摆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将________(选填“减小”、“增大”、“不变”)

(2)(9分)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得到如下一组有关数据:

物理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摆长L(m)
0.5
0.6
0.8
1.0
1.2
周期T2(s2)
2.2
2.4
3.2
4.0
4.8
?
①利用上述数据在图b中描出L-T2图线

②利用图线求得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取π2=9.86)
③在实验中,若用计算法求g值,求得g值偏小,可能是下列原因中的(? )
A.计算摆长时,只考虑悬线长度,而未加小球半径
B.测量周期时,将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全振动
C.计算摆长时,将悬线长加小球直径
D.单摆振动时,振幅偏小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