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2 11:02:08
1、实验题 某兴趣小组想通过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探究“合外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开始前,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①W∝,②W∝v,③W∝v 2。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点时的速度),每次实验,物体从不同初始位置处由静止释放。
同学们设计了以下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其中L1、L2、L3、L4……,代表物体分别从不同初始位置处无初速释放时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v 1、v 2、v 3、v 4……,表示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 |
L | L1 | L2 | L3 | L4 | ……. |
v | v 1 | v 2 | v 3 | v 4 | …… |
参考答案:不合适,应进一步绘制L-v2图象?不会
本题解析:得出的图像为曲线,不能判断L与v的关系,应进一步绘制L-v2图象,因为实验过程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所以不影响结果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所示,物体A和B由一根轻弹簧连接,两物体的质量均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系统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一恒力竖直向下压物体A,到最低点时撤去压力,物体A向上反弹恰好能将物体B拉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用恒力下压的过程中,A的速度一直减少到0
B.A反弹到最高点的加速度为2g
C.恒力做的功是
D.恒力的大小是mg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分析:物体B保持静止,受力平衡;对于物体A,有推力时,做简谐运动,无推力时,也做简谐运动,但两种情况下平衡点不同,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进行分析处理.
解答:A、物体A静止不动时,重力和弹力平衡,有
mg=kx1? ①
物体A向上反弹恰好能将物体B拉起,对物体B,有
mg=kx2? ②
撤去恒力F后,物体A做简谐运动,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物体在推力F作用下的位移为
x3=x1+x2? ③
有推力作用时,物体A的运动也是简谐运动,物体向下先加速,后减速,到达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故A错误;
B、A反弹到最高点,恰好能将物体B拉起,故弹簧弹力等于mg,故A受到的弹力和重力的合力为2mg,故加速度为2g,故B正确;
C、D、有推力作用时,物体A的运动也是简谐运动,物体向下先加速,后减速,到达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知道平衡位置与最低点的距离为:
x4=? ④
此时,重力、弹力和推力平衡,有
F+mg=k(x4+x1+2)? ⑤
解得
F=mg
故
W=F?x3=
故C正确,D也正确;
故选BCD.
点评:本题关键是对物体A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进行分析处理.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如图所示。设0点为记数点的起点,相邻两记数点间还有四个点,则第一个记数点与起始点间的距离s1=_______cm,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 m/s2,物体经第4个记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_____m/s。
参考答案:4? 1? 0.75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同种材料不同质量的物体压到一竖直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体保持静止,则F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
B.若物体保持静止,则质量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
C.若物体沿墙壁向下滑动,则F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
D.若物体沿墙壁向下滑动,则质量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受推力F、重力G,由于物体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故受墙壁对其垂直向外的支持力N,还有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f,根据平衡条件,有F=N,f=G,即静摩擦力与重力平衡,与推力无关,所以A错误;B正确;若物体沿墙壁向下滑动,根据f=μN知,F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所以C正确,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如图所示两个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 )
A.极限法
B.放大法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