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2 10:57:31
1、填空题 (选修3-5选做题)
第一代核反应堆以铀235为裂变燃料,而在天然铀中占99%的铀238不能被利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研究出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使铀238变成高效核燃料。在反应堆中,使用的核燃料是钚239,裂变时释放出快中子,周围的铀238吸收快中子后变成铀239,铀239()很不稳定,经过_____次β衰变后变成钚239(
)。
参考答案: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铅盒内的天然放射性物质能竖直向上放出α、β、γ三种射线粒子,它们都能打到正上方的荧光屏上。若在放射源上方放一张薄铝箔,并在放射源和荧光屏间先加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第二次改加垂直纸间方向的匀强磁场,结果前后两次荧光屏上都只剩下两个亮点M、N,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打在M、N的粒子依次是γ粒子和α粒子
B.打在M、N的粒子依次是γ粒子和β粒子
C.若加的是匀强电场,则方向水平向左
D.若加的是匀强磁场,则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放射性物质产生的三种射线α、β、γ的穿透能力依次增强,α射线不能穿透薄铝箔,而β、γ能穿透,所以A错。γ射线不带电,在电场或磁场中均不偏转故在屏上形成亮点M。因此在屏上产生亮点N的是β粒子,B正确。β粒子在电场中向右偏,受电场力向右,由于β粒子是电子带负电,所以电场方向与受电场力方向相反即电场方向水平向左。C正确。β粒子在磁场中也向右偏,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D错。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
B.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并降低其温度,它的半衰期会改变
C.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上引入了量子理论
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轨道的过程中,原子吸收能量,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E.在黑体辐射中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会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本身的性质,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无关,B错;在黑体辐射中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会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E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α、β、γ三种射线的贯穿本领和电离本领各不相同,图为这三种射线贯穿物体情况的示意图,①、②、③各代表一种射线.则③为______射线,它的贯穿本领最强;射线①的电离本领______(选填“最强”或“最弱”).
参考答案:从图中可以看成,③穿透本领最强,则③为γ射线,α射线的穿透本领最弱,电离本领最强,则①为α射线.
故答案为:γ,最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由于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一直未被发现,只是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
经过一系列
衰变和
衰变后变成
,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A.核比核
少28个中子
B.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衰变和4次
衰变
C.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丁4次衰变和7次
衰变
D.发生衰变时,核内中子数不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电荷数、质子数以及质量数之间的关系;能正确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判断发生α和β衰变的次数.
解答:解:83209Bi的原子核比93237Np少10个质子,质子数和中子数总共少28,故83209Bi的原子核比93237Np少18个中子,故A错误;
设83209Bi变为93237Np需要经过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则有:93=2x-y+83,4x=237-209,所以解得:x=7,y=4,故B正确,C错误;
发生衰变时,释放出一个电子,核内中子数增加1,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核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的应用,对于这一重点知识,要注意加强练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