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1 00:32:14
1、实验题 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其中1、2、3、4、5、6均为记数点,且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已知电源的频率为50Hz。现测得: s1=1.40cm,s2=1.90cm,s3=2.40cm,s4=2.90cm,s5=3.40cm,s6=3.90cm。
(1)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点2、3、4、5、6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
v2=?cm/s,v3=?cm/s,v4=?cm/s,v5=?cm/s,v6=?cm/s。?
(2)在下边的坐标纸上作出速度—时间图象(从1开始计时)。
(3)根据作出的速度—时间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m/s2(取二位有效数字)。
2、选择题 下面哪组中的单位全部都不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
A.kg、s
B.N、m
C.km、N
D.N、s
3、选择题 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
A.
B.
C.
D.
4、实验题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每一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用橡皮筋的条数,表示弹力做功的倍数,用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测出每次实验中小车最后获得的速度,就可以研究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测得如下表实验数据。
橡皮筋的条数 | 1 | 2 | 3 | 4 | 5 |
v/m·s-1 | 0.57 | 0.80 | 0.97 | 1.13 | 1.27 |
v2/(m·s-1)2 | 0.32 | 0.64 | 0.94 | 1.28 | 1.61 |
5、填空题 将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挂在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下面,如果不考虑弹簧的质量和空气的阻力,振动周期T=2π
(2)根据图线求解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 (3)对T2-m图作出必要的解释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