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28 23:53:11
1、填空题 利用闪光照相机的方法可以用来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值.让一个小球做自由落体,同时,在一张底片上每三十分之一秒曝光一次,在底片上就得到小球在下落过程中的连续像,测得若干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7.70cm、8.78cm、9.86cm、10.94cm、12.04cm、13.14cm,则所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为______.
某同学做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实验的时候,拉动纸带经过0.4s,那么,纸带上应打下的计时点数目为______个.如果前0.1s内运动太慢,计时点过于密集,该同学选取了后一段纸带,并且选取了六个计数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应该还有______个计时点.
参考答案:(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
x4-x1=3aT2,x5-x2=3aT2,x6-x3=3aT2得,
g=a=(s4+s5+s6)-(s1+s2+s3)9T2=9.78m/s2.
(2)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经过0.4s打点的个数n=0.40.02=20.
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35s=0.06s,知两个计数点间还有2个计时点.
故答案为:(1)9.78m/s2.(2)20,0.06,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能判定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能求出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 d T2 |
| 7d 2T |

参考答案:根据△x=aT2,知a=△xT2=dT2;v3=x242T=7d2T.
根据v3=v1+a?2T,得v1=v3-a?2T=3d2T≠0,故位置“1”不是初始位置;根据求出的加速度是否等于g来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故B、C、D正确,A错误.
故选B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一个质量为5.0kg的石块从塔顶由静止下落,经过4.0s的时间落至地面。已知石块受到的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塔顶距离地面的高度。
(2)石块落地时重力对石块的功率。
?
参考答案:(1)?80m?(2)2.0×103W
本题解析:(1)设塔顶距地面的高度为h,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得
h=
gt2=80m。?…………2分
(2)设石块落地时的速度为v,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v=gt。…………2分
设石块落地时重力做功的功率为P,则P=mgv=mg2t=2.0×103W 。…………3分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关于物理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们为了研究问题方便,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了理想模型——质点
B.在研究力的合成与分解时,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利用等效替代方法最基本的原则是必须保持效果相同
C.利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使用了微小量放大法
D.伽利略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得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A、质点是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可以忽略时,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抓住了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的是理想模型;正确
B、研究力的合成与分解用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代替了多个力的作用效果,在研究时两种情况让橡皮筋伸长到相同的长度和方向,保证效果相同;正确
C、利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使用了控制变量法;错误
D、伽利略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采用了微小量放大法得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误
故选AB
点评: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跟我们提供更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物体和低速运动的问题
B.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引起人们对时空认识的革命
C.当普朗克常量不能忽略不计时,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结论没有区别
D.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把物理学推到高速领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