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28 23:35:31
1、实验题 (6分)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数根相同的橡皮条和打点计时器,来探究橡皮条做功与小车获得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下面数据,
A | B | C |
橡皮条数 | 速度 | 速度的平方 |
1 | 1.00 | 1.00 |
2 | 1.41 | 1.99 |
3 | 1.73 | 2.99 |
4 | 2.00 | 4.00 |
2、实验题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与纸带相连的质量为1kg的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相邻记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 g取9.8m/s2.求:
①打点计时器打下记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某同学根据纸带上的O点到B点的数据,计算出物体的动能增加量△Ek=0.47J,重力势能减小量△Ep=0.48J,经过多次实验均发现△Ek略小于△Ep,试分析或解释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
3、实验题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A、B两球在碰撞中动量是否守恒。该同学利用平抛运动测量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实验装置和具体做法如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滑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滑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并画出实验中A、B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图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竖直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2分)为了使两球碰撞为一维碰撞,所选两球的直径关系为:A球的直径??B球的直径(“大于”、“等于”或“小于”);为减小实验误差,在两球碰撞后使A球不反弹,所选用的两小球质量关系应为mA ?mB(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2)(2分)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与B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A球和B球在空间飞行的时间
D、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3)(4分)已知mA和mB。 E、F、J是实验中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请你根据该同学实验中所选小球和实验的记录纸判断,A球没有碰撞B球时的落点是??点(在E、F、J三个落点中选填),A球与B球碰撞后A球的落点是??点(在E、F、J三个落点中选填)。该同学通过实验数据说明在实验中A、B两球碰撞中动量守恒,请你用上图中的字母写出该同学判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是??。
4、实验题 在某一次实验中,有一位同学让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高频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每次曝光的位置,并将小球位置编号。如图所示,1位置恰好为小球开始运动的瞬间,作为零时刻。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时间间隔均为0.5s。
(1)、根据记录各位置间的距离,计算在1、2、3、4、5位置时小球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将表格补全。
(2)、根据各位置的瞬时速度,在下图中画出小球的v-t图像。
(3)、根据你所画的v-t图像求出小球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m/s2。
? 位置 | 1 | 2 | 3 | 4 | 5 |
![]() | 0 | 0.06 | ? | 0.18 | ? 5、计算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被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b悬挂在天花板上,下面还拴着另一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a,保持静止状态。现托住下弹簧的端点A用力向上压,当弹簧b被压缩且弹力大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