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5 23:12:36
1、计算题 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经时间t1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再行驶△t时间后,司机第二次鸣笛,又经时间t2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中的传播速度为v0.
(1)请根据以上条件推导客车速度的表达式。
(2)若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vm=120km/h,声音在空中的传播速度为v0=340m/s,测得t1=6,6s,t2=3,4s,△t=12s,请判断此客车是否超速。
参考答案:(1)
(2)客车没有超速
本题解析:(1)设客车第一次鸣笛时距离悬崖下的隧道为x1,第二次鸣笛时距离悬崖下的隧道为x2,客车速度为v,则有
由以上各式解得
(2)代入数据可得v=32m/s=115km/h<vm,故客车没有超速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甲、乙两个质点,沿一条直线从A点运动到B点,它们的s-t图线分别如图所示.关于它们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位移也相同
B.A、B两点相距5?m,甲比乙先到达B点,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C.甲出发后3?s乙才出发,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它们的运动路程都是5?m
D.甲、乙的速度相同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分析:位移图象表示直线运动的情况.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位移图象由斜率的正负分析物体的运动方向.
解答:A、由图知,两个图象的斜率都是正值,表示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均沿正方向.物体通过的位移等于△s可知,它们通过的位移相同,都是5m.故A正确.
B、两个质点都是从坐标原点出发,只是出发时刻不同,甲比乙先到达B点.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则知两个质点的速度相同.故B错误.
C、甲出发后3 s乙才出发,两个质点的速度相同,它们的运动路程都是5 m.故C错误.
D、由上知,甲、乙的速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抓住位移图象的数学意义来理解其物理意义: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公式v=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其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跟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选C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会变化,随着时间的延伸,位移逐渐增大,其位移跟时间的比值保持不变,是一个恒量,A错,D对;只有在运动位移相等的前提下,才可以说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其速度一定越大,B错.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B为AC中点.物体在AB段加速度恒为a1,在BC段加速度恒为a2,两者方向相同.若有vB=(vA+vC)/2,则
A.a1>a2
B.a1=a2
C.a1<a2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作出速度时间图线,抓住AB段和BC段位移相等,大致作出图线,通过图线判断两段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解答:通过图线可以看出,两端位移相等,即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相等,可以得出BC段图线的斜率大于AB段图线的斜率,所以a1<a2.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用图象法解决比较简单直观,知道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图线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已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5s末速度为10m/s,则物体
A.加速度一定为2m/s2
B.加速度可能为2m/s2
C.前5s内位移可能是25m
D.前10s内位移一定为100m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时间公式进行分析求解.
解答:A、若物体的初速度为零,则加速度a=,但是初速度不一定为零,所以加速度不一定为2m/s2.故A错误,B正确.
C、若初速度为零,前5s内的位移.故C正确.
D、因为初速度未知,所以无法求出前10s内的位移.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