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3 01:23:08
1、实验题 某同学在做“探究平抛运动物体的规律”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斜槽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
(1)在提供的下列器材中,不需要的有:???.(填字母代号)?
A.白纸;B.方木板;C.斜槽轨道;D.小球;E.天平;F.重锤线;G.秒表;H.刻度尺;I.打点计时器.
(2)为了得到较准确的运动轨迹,在下列操作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通过调节使斜槽轨道的末端水平
B.为减少实验误差,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轨道上不同位置滚下,最后取平均值
C.为消除轨道摩檫力的影响,应使斜槽轨道的末端倾斜,直到小球能在轨道末端的水平部分匀速运动以平衡摩檫力?
D.小球每次必须由静止从同一位置释放
(3)某同学通过实验描迹得到平抛运动轨迹上A、B、C三个点(如图所示),其坐标标记如图,坐标原点为抛出点,y轴竖直向下,其中?点的位置或坐标的测量有明显的错误,由你认
为正确的数据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g取10?m/s2?)?
参考答案:(1)EGI (3分) (2)AD ?(3分)? (3 )B(3分)?1.00 (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一根弹簧原长10cm,挂上2N的钩码时,弹簧伸长1cm.当这根弹簧挂上6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在弹性限度内)______cm.
参考答案:挂2N砝码时有:G1=kx1 ①
挂6N的物体时有:G2=kx2 ②
后来弹簧的总长:l=l0+x2 ③
其中G1=2N,G2=6N,x1=1cm,联立①②③可得:l=13cm.
故答案为:1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为了探究木块A和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示意图,该同学在实验中的主要操作有:
A.用弹簧秤测出木块A的重力为G=6.00N
B.用弹簧秤测出木板B的重力为G′=9.25N
C.按图甲所示安装器材,安装过程中用手按住木块和木板
D.松开按住木块和木板的手让其运动,并即刻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1)该同学的上述操作中有一个步骤是多余的,有一个步骤存在错误,多余的步骤是____,存在错误的步骤是____。(填步骤序号)
(2)在听取意见后,该同学按正确方法操作,读数时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示数____N,根据该同学的测量数据,可得到A和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
参考答案:(1)B,D?(2)2.1, 0.35
本题解析:此题涉及力学实验测定动摩擦因数。此实验中利用弹簧秤测量出A所受的摩擦力和A的重力大小(即A与B间的弹力大小),由公式可以求得动摩擦因数。所以此实验中不用测量木板B的重力,步骤B多余。在测量摩擦力时应该等弹簧秤稳定后在读取数据,所以D步骤有错误。读取弹簧秤读数后,代入公式可以求得动摩擦因数为0.35。本题对实验的设计比较灵活,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某同学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
⑴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d,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用米尺测量出悬线长度l。
某次测量摆球直径时游标卡尺示数部分如图所示,则摆球直径为d=?cm
⑵在小钢球某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并将这次通过平衡位置时记为0,数出以后?
小钢球通过平衡位置的次数为n,用停表记下所用的时间为t请根据他的计数方法写?
出单摆周期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
⑶用上面的测量数据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参考答案:⑴2.26?⑵?⑶
本题解析:⑴主尺读数为22mm,游标尺读数为6×0.1mm,游标卡尺读数为22mm+6×0.1mm=2.26cm?⑵周期为⑶由周期公式
可求得重力加速度g=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放一物块,当传送带向右以速度v匀速传动时,物体在轻弹簧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现令传送带向右的速度增加到2v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则关于弹簧前、后的伸长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伸长量将减小,即△x′<△x
B.弹簧伸长量将增加,即△x′>△x
C.弹簧伸长量在传送带向右加速时将有所变化,最终△x′=△x
D.弹簧伸长量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即始终△x′=△x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