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3 01:19:54
1、选择题 用电流表(内阻约4 Ω)和电压表(内阻约3 kΩ)测量电阻R的阻值.分别将图甲和图乙两种测量电路连到电路中,进行多次测量.按照图甲所示电路某次的测量情况:电流表的示数是4.60 mA,电压表的示数是2.50 V;按照图乙所示电路某次的测量情况:电流表的示数是5.00 mA,电压表的示数是2.30 V.比较这两次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543 Ω,且大于543 Ω
B.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543 Ω,且小于543 Ω
C.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460 Ω,且大于460 Ω
D.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460 Ω,且小于460 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两种方法测量结果数值变化分析,电压的变化与原电压的比为(2.50-2.30)/2.5=0.08,电流的变化与原电流的比为(5.00-4.60)/4.60=0.087>0.08,说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大,宜选择电流表内接法,计算电阻的值为2.50 V/4.60×10-3 A="543" Ω,这种测量方法等于将电流表内阻作为测量电阻的一部分,故测量值偏大.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甲所示,ab、cd为两根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且相互平行的金属轨道,相距L,右端连接一个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轨道上放有一根导体棒MN,垂直两轨道且与两轨道接触良好,导体棒MN及轨道的电阻均可忽落不计.整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体棒MN在外力作用下以图中虚线所示范围的中心位置为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在t=0时刻恰好通过平衡位置,速度大小为v0,其简谐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10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回路中电动势的瞬时值为BLv0sin
| 2π T |
| B2L2v02 2R |
R |
| T 4 |
| BLv0T 8R |

参考答案:A、导体棒速度的表达式v=v0cos2πTt,回路中电动势的瞬时值e=BLv=BLv0cos2πTt,故A错误.
B、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BLv0,有效值为E=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转向灯电路(如图),其中L为指示灯,L1、L2分别为左、右转向灯,S为单刀双掷开关,E为电源,当S置于位置1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许多精密的仪器中,如果需要较精确地调节某一电阻两端的电压,常常采用如图7-3-3所示的电路.通过两只滑动变阻器R1和R2对一阻值为500Ω左右的电阻R0两端进行粗调和细调.已知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分别为200Ω和10Ω.关于滑动变阻器R1、R2的联接关系和各自所起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R1=200Ω,R2=10Ω,调节R1起粗调作用
B.取R1=10Ω,R2=200Ω,调节R2起微调作用
C.取R1=200Ω,R2=10Ω,调节R2起粗调作用
D.取R1=10Ω,R2=200Ω,调节R1起微调作用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题看起来是一个直流电路问题,实际上是运用电路基本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问题.首先应该知道,利用分压电路进行控制电路时,实际上是变阻器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跟接在分压电路中的电阻并联之后的分压,如果并联的电阻较大,则并联后的总电阻接近变阻器“另一部分”的电阻值,基本上可以看成变阻器上两部分电阻的分压.由此可以确定R1应该是阻值较小的电阻,R2是阻值较大的电阻,且与R1的一部分并联后对改变电阻的影响较小,故起微调作用,因此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导线框abc以大小为V的速度匀速通过有清晰边界的匀强磁场区域(匀强磁场区域的宽度大于导线框的边长),则此过程中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如图四个图象当中的哪一个?( )
A.
B.
C.
D.

参考答案:根据楞次定律判断可知,线圈进入磁场时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为正方向,而线圈出磁场过程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为负方向.
设从开始进入起线圈运动的时间为t,三角形左下角的角为α.
线圈进入磁场过程:E=Bv(d-vt)tanα,i=ER=Bv(d-vt)tanαR=-Bv2tanαRt+BvdtanαR
线圈完全在磁场中过程:磁通量不变,没有感应电流产生;
线圈出磁场的过程:E=Bv[d-v(t-Lv)]tanα,i=-ER=-Bv[d-v(t-Lv)]tanαR=Bv2tanαRt-Bv(d+L)tanαR
根据数学知识得知,B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