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1 04:26:55
1、简答题 某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载重汽车与一辆小型汽车迎面相撞,小型汽车的前部车体损坏,驾驶员受伤,载重汽车的前车灯撞坏.交警测得两车制动点之间的距离为98m,制动时载重汽车的速度为72km/h,小型汽车的速度为90km/h,事故地点距载重汽车制动点48m.
已知国家对于上路机动车辆的技术标准见下表
初速度(km/h)
制动距离(m)
载重汽车
36
≤12.5
小型汽车
36
≤8
假定两车的制动距离可用上表中对应的最大值分析.
(1)假设两车的自身长度可以略去,即视为两运动质点进行分析.根据上表数据,进行计算后填写下表:(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方程式和解题过程)
制动前车速 (km/h) | 制动加速度(m/s2) | 制动距离 (m) 在事故地点开始相撞时车速(m/s) 载重汽车 72 ______ ______ ______ 空载小车 90 ______ ______ ______ |
参考答案:小车刹车时的加速度由v′2-v20=2a1x1得
a1=v′2-v202x1=0-1022×8m/s2=-254m/s2
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由v′2-v20=2a2x2得
a2=v′2-v202x2=0-1022×12.5m/s2=-4m/s2
小汽车制动距离为
X1=0-v′22a1=0-2522×(-6.25)m=50m
汽车制动距离为
X2=0-v2a2=0-2022×(-4)m=50m
相撞时小汽车速度为
2a1x=v小2-V02
解得V小=0
相撞时汽车速度为
2a2x=v汽2-V02
解得V汽=4m/s
(2)简答:事故发生的原因为两车相遇时,载重汽车未能完全刹停;小汽车速度已经减为零.载重汽车为责任方
故答案为4m/s2,50m,4m/s;6.25m/s2,50m,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 ="2" m/s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传送带右端固定着一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面轨道,并与弧面下端相切,圆弧轨道的半径R =" 0.45" m.一物体自圆弧面轨道最高点由静止滑下,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0.2,不计物体滑过曲面与传送带交接处时的能量损失,传送带足够长,g =10m/s2. 求:
(1)物体滑上传送带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
(2)物体第一次从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传送带 所经历的时间;
(3)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之后物体能否停下来?若能,请说明物体停下的位置. 若不能,请简述物体的运动规律。
参考答案:
(1)2.25 m(2)3.125 s (3))物体不能停下来。在传送带上以2m/s的初速度向左减速到零,而后又向右加速到 2m/s,再滑上圆弧面0.2m高,然后又滑回到传送带,如此周而复始。
本题解析:
物体滑上传送带向左运动时,受滑动摩擦力,做匀减速运动。然后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匀加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不再受摩擦力,物体将匀速,而不是一直匀加速。
(1) 物体沿圆弧面下滑,机械能守恒:mgR=?得:v0=3m./s?
物体在传送带上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μg =2m/s2?
物体滑上传送带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s1 =="2.25" m?
(2) 物体向左运动的时间:?t1=="1.5s?"
物体向右加速到v 的时间:??t2=="1s?"
向右加速的位移:?s2=="1" m?
然后物体以速度v匀速运动的时间:t3== 0.625s?
物体第一次从滑上到离开传送带所经历的时间:t= t1+ t2+ t3=" 3.125" s?
(3)物体不能停下来。在传送带上以2m/s的初速度向左减速到零,而后又向右加速到 2m/s,再滑上圆弧面0.2m高,然后又滑回到传送带,如此周而复始。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6V以下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纸带上打的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
D.纸带上打的点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就能够熟练使用打点计时器便能正确解答.
解答: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6V以下的交流电源,故A错误.
B、实验过程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否则在纸带上留下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处理和减小误差,故B错误.
C、纸带上打的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故C正确.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相等的时间间隔位移越小,即物体运动的越慢,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对于基本实验仪器不光要了解其工作原理,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实际操作,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A、B两物体分别以2v和v的初速度在同一水平面上滑行,已知两者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它们的质量关系是mA=4mB,则两者所能滑行的距离sA和sB之比与滑行的时间tA和tB之比应为( )
A.sA:sB=1:4
B.sA:sB=4:1
C.tA:tB=1:2
D.tA:tB=2:1
参考答案:根据动能定理得
对A:-μmAgsA=0-12mA(2v)2①
对B:-μmBgsB=0-12mBv2②
由①:②得sA:sB=4:1
根据动量定理得
对A:-μmAgtA=0-mA?2v③
对B:-μmBgtB=0-mBv? ④
又mA=4mB,由③:④得到
tA:tB=2:1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运动
B.匀加速运动
C.加速度不变的曲线运动
D.变加速曲线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化,是变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加速度是变化的,是变加速运动.向心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是变化的。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