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1 03:46:34
1、选择题 某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s=0.5t+t2(m),则当物体速度为3m/s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为
[? ]
A.1.25s
B.2.5s
C.3s
D.6s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某兵站先后开出?n?辆军车行驶在平直公路上.各军车按事先预定由静止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0s,其加速度图象如图;再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汽车的大小)
(1)为安全起见,要使?n?辆车在匀速行驶时彼此间距均为?50m.问各辆车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T=?
(2)为防止迷路,车队首长要求兵站派一名领航员坐上最后一辆车即第n辆军车,追赶第一辆军车.为此第n辆军车按正常次序启动,先以正常的加速度加速到军车的最大速度40m/s,然后再以此速度匀速追及.问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第一辆军车?
参考答案:(1)令位次启动的时间间隔为T,则有:
当第二辆车达到匀速运动的速度时,1、2两辆的位移差为50m
第二辆车达到匀速运动的时间为10s,产生的位移为:x2=12at2=12×2×102m=100m
此时第一辆车的位移为:x1=12at2+vT=100m+20T
由题意有:x1-x2=50m
代入x1和x2得间隔时间T=2.5s.
(2)令第n辆车启动时,第一辆车已经运动了2.5(n-1)s
第一辆车运动的位移为12a(10)2+20[2.5(n-1)-10]=50n-150
设第n辆车启动后追及时间为t,根据追及条件有:
12a(20)2+40(t-20)=20t+(50n-150)
代入数据解得:t=5n+252s
答:(1)为安全起见,要使?n?辆车在匀速行驶时彼此间距均为?50m.问各辆车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T=2.5s.
(2)为防止迷路,车队首长要求兵站派一名领航员坐上最后一辆车即第n辆军车,追赶第一辆军车.为此第n辆军车按正常次序启动,先以正常的加速度加速到军车的最大速度40m/s,然后再以此速度匀速追及.问需要5n+252s才能追上第一辆军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一滑块沿水平面滑行,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s,若滑行了总时间的一半时,滑块速度为v1,滑块经s2处的速度为v2,则v1∶v2=___________(设滑行加速度恒定).
参考答案:1∶
本题解析:设滑块的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零,可以把物体的运动等效为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即vt=,物体经
处的速度v2=
?=
v0,则v1∶v2=1∶
.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普勒用三句话概括了第谷数千个观察数据,展示了行星运动规律,既深刻又简单
B.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C.开普勒由万有引力定律得出有关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
D.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开普勒用三句话概括了第谷数千个观察数据,展示了行星运动规律.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不是使维持体运动的原因.牛顿由开普勒有关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解答:
A、开普勒用三句话,即三个定律概括了第谷数千个观察数据,展示了行星运动规律.故A正确.
B、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不是使维持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错误.
C、牛顿由开普勒有关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故C错误.
D、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不是牛顿,而是卡文迪许.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物理学史可以根据时代背景、发现年代、理论或实验的原理和内容等方面进行记忆.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质点的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式为s=4t-2t2,s与t的单位分别是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
A.4m/s与2m/s2
B.0m/s与-2m/s2
C.-4m/s与4m/s2
D.4m/s与-4m/s2
参考答案:将质点的位移关系式s=4t-2t2与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s=v0t+12at2对比可知,质点的初速度v0=4m/s,加速度为a=-4m/s2.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