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1 03:46:34
1、简答题 图是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其中,图线甲与时间轴平行,图线乙是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由图象可知( )
A.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B.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D.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在v-t图中,与t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的速度恒定,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A错误;
乙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故乙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D均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不变的速度v向右运动,将质量为m的物体A轻轻放在传送带左端,经时间t后,A的速度也变为v,再经过时间t后,恰好到达右端。则(? )
A.A由传送带左端到右端的平均速度为3v/4
B.传送带的长度为2vt
C.A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v/gt
D.摩擦力对A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为0.5v,所以加速运动的位移为0.5vt,水平传送带的长度为0.5vt+vt=1.5vt,平均速度为,A对;B错;由
可知动摩擦因数为
,C错;物体在传送带上相对静止后不受摩擦力的做用,所以摩擦力先做正功后不做功,D错;
点评:物体在传送带上匀速运动所受摩擦力为零,这是判断摩擦力做功正负的关键,其他问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不难求解,本题难度较易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物体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是5m,则( ? )
A.物体的加速度是5m/s2
B.物体的加速度为10m/s2
C.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为10m
D.物体在第4s内的位移是20m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长为1.5m的长木板B静止放在水平冰面上,小物块A以某一初速度从木板B的左端滑上长木板B,直到A、B的速度达到相同,此时A、B的速度为0.4m/s,然后A、B又一起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8.0cm后停下.若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它与长木板B的质量相同都为2kg,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5.求:(取g=10m/s2)
(1)木块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μ2.
(2)全过程产生的总热量Q.
(3)为了保证小物块不从木板的右端滑落,小物块滑上长木板的初速度应为多大?
参考答案:解:
(1)A、B一起运动时,受冰面对它的滑动摩擦力,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解得木板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μ2=0.10;
(2)小物块A受木板对它的滑动摩擦力,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1=μ1g=2.5m/s2,小物块A在木板上滑动,木块B受小物块A的滑动摩擦力和冰面的滑动摩擦力,做匀加速运动,有μ1mg-μ2(2m)g=ma2
解得加速度a2=0.50m/s2,
设小物块滑上木板时的初速度为v10,经时间t后A、B的速度相同为v
由长木板的运动得v=a2t,解得滑行时间
小物块滑上木板的初速度 v10=v+a1t=2.4m/s
小物块A在长木板B上滑动的距离
AB间产生热Q=μ1mgΔs=4.8J,木板B总位移为Δs2=at2+0.08=0.24m
则B与冰面之间产生热量Q2=μ22mgΔs=0.96J,总热量Q=Q1+ Q2=5.76J(由能量守恒解得:
总热量Q=mv102/2=5.76J 也可)
(3)小物块A滑上长木板的初速度越大,它在长木板B上相对木板滑动的距离越大,当滑动距离等于木板长时,物块A达到木板B的最右端,两者的速度相等(设为v′),这种情况下A的初速度为保证不从木板上滑落的最大初速度,设为v0.
有,
由以上三式解得,为了保证小物块不从木板的右端滑落,小物块滑上长木板的初速度不大于最大初速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计算题 某学校学生进行“交通信号灯”的课题研究中发现在公路的十字路口, 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 若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 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 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 =" 6.0" m,?若汽车起动时都以a =2.5m/s2 的加速度作匀加速运动, 加速到v="10.0" m/s 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 =" 40.0" s, 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 另外交通规则规定: 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 红灯亮起时, 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求:若绿灯亮起瞬时, 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 问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
参考答案:能有64辆汽车通过路口.
本题解析:汽车加速时间 s ?3分?
40.0 s时间, 汽车能行驶的位移?m ?4分?
? 4分
根据题意, 能有64辆汽车通过路口.? 2分
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应用,由题意求出汽车加速时间,和40s内发生的位移,由求出通过的汽车个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