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1 03:15:23
1、简答题 (1)在探究“弹簧的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象,如图1F-x?图象,有图象数据可知,次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N/m.
(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通过实验探究出两个力合成的法则.
即:______定则.按照此定则得到的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原来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的(填“相同”或“不同”),若互相垂直的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3N和4N,则合力大小为______N.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______,即:保持______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保持______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采用了如图2所示装置,图中用软木塞将木板一端适当垫高,是为了______.
通过同学们的实验探究,并相互交流,总结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2、填空题 一轻质弹簧原长10cm,甲乙两人同时用100N的力在两端反向拉弹簧,其长度变为12cm,若将弹簧一端固定,由甲一人用100N的力拉,则此时弹簧长度为 cm,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3、实验题 在探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的关系”实验中,通过在悬挂的弹簧下面加挂钩码,逐渐使弹簧伸长,得到以下的数据.
由数据在坐标中画出图象.
由此得到结论:?.
弹簧的劲度系数k =?N / m.(取两位有效数字)
钩码个数 | 1 | 2 | 3 | 4 | 5 | 6 |
弹簧弹力F(N) | 0.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弹簧伸长x(cm) | 1.20 | 2.40 | 3.60 | 4.76 | 6.10 | 7.10 |
4、简答题 以下是一位同学在做“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中.为了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如表:
弹力(F/N) | 0.5 | 1.0 | 1.5 | 2.0 | 2.5 弹簧原来长度(L0/cm) 15 15 15 15 15 弹簧后来长度(L/cm) 16.2 17.3 18.5 19.6 20.8 弹簧伸长量(x/cm) 1.2 2.3 3.5 4.6 5.8 |
5、实验题 实验题(19分):
(1)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导线的直径,测量结果如下图甲所示,则该导线的直径为???mm.该同学再用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某金属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下图乙所示,则该金属球的直径为?cm.
(2)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①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②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3)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选用不同的橡皮绳代替弹簧,为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他们在橡皮绳下端面依次逐个挂下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m=0.1kg,取g=10m/s2),并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 i加(下标i表示挂在绳下端钩码个数).然后逐个拿下钩码,同样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i减,绳下端面坐标的值Xi=(Xi加+X i减)/2的数据如下表:
挂在橡皮绳下端的钩码个数 | 橡皮绳下端的坐标(X/mm) | |
甲 | 乙 | |
1 | 216.5 | 216.5 |
2 | 246.7 | 232. |
3 | 284.0 | 246.5 |
4 | 335.0 | 264.2 |
5 | 394.5 | 281.3 |
6 | 462.0 | 3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