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0:15:11
1、选择题 研究两共点力的合力实验中,得出F合随夹角θ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 )
A.两个分力分别为8N、10N
B.两个分力分别为6N、8N
C.2N≤F合≤12N
D.2N≤F合≤14N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1)在做《探究力、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的实验时,假设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式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二者都使用的是______(填“直流电”或“交流电”),它们是每隔______s打一个点.
(2)为了探究力、质量与加速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在物体受力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______的科学探究方法.
(3)某同学在做《探究力、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x1=7.10cm、x2=7.70cm、x3=8.30cm、x4=8.90cm、x5=9.50cm、x6=10.10cm,则打A点时瞬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m/s2.
参考答案:(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周期和频率互为倒数,频率为50Hz,每隔0.02s打一个点.
(2)为了探究力、质量与加速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在物体受力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物理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
(3)vA=x4+x52T=(8.90+9.50)×10-20.2m/s=0.92m/s.因为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0.60cm,根据即△x=aT2得,a=△xT2=0.6×10-2.0.01m/s2=0.6m/s2.
故答案为:(1)交流电;0.02
(2)控制变量.
(3)0.92;0.6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F1、F2、F3的共同作用,这三个力的大小是下列四组中哪些组时,这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 )
A.F1=5N?F2=10N?F3=24N
B.F1=11N?F2=25N?F3=40N
C.F1=7N?F2=31N?F3=35N
D.F1=100N?F2=75N?F3=24N
参考答案:A、5N、10N的合力范围为[5N,15N],24N不在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内,所以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故A错误.
B、11N、25N的合力范围为[14N,36N],40N不在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内,所以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故B错误.
C、7N、31N的合力范围为[24N,38N],35N在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内,所以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故C正确.
D、100N、75N的合力范围为[25N,175N],24N不在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内,所以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船从A处开出后沿直线AB到达对岸,若AB与河岸成37°角,水流速度为5m/s,则船从A点开出的最小速度为( )
A.2?m/s
B.2.5m/s
C.3?m/s
D.4?m/s
参考答案:船参与了两个分运动,沿船头指向的分运动和顺水流而下的分运动,其中,合速度v合方向已知,大小未知,顺水流而下的分运动v水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已知,沿船头指向的分运动的速度v船大小和方向都未知,合速度与分速度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如图
当v合与v船垂直时,v船最小,由几何关系得到v船的最小值为
v船=v水sin37°=3m/s.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做“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的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细绳套,如图所示,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拉橡皮条使之伸长,到达某一位置O时需记下______、______,描下______,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把橡皮条拉长,使结点到达位置______,再记下______.
参考答案: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可知,该实验目的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需要知道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由此可以做平行四边形,从而求出合力的理论值,该实验采用的是“等效替换”,因此需要记录一个弹簧拉橡皮筋时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故答案为: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两细绳的方向,结点位置O,O点,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