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试卷《力的合成》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7-02 23:45: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物理学发展的长河中,有很多科学家凭借深邃的智慧和艰苦的努力,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了物理学规律,为物理学大厦的建成作出了贡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牛顿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库仑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了库仑定律
C.伽利略通过大量实验并结合逻辑推理发现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D.法拉第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牛顿通过大量实验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A错
奥斯特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D错。故选BC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自古以来,天空中壮丽璀璨的景象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智慧的头脑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到17世纪,牛顿成功地解释了天体运行的规律,时至今日,数千颗人造卫星绕地球在“设定”的轨道上运行,在天体的运动中万有引力定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则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其代表人物是哥白尼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
C.人造地球卫星运行轨道平面的圆心一定是地球的球心
D.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跟它们质量的乘积成反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A错;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B错;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跟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D错;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在实验中,他把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受到的合力:

(1)为减小把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受到的合力而带来的误差,实验中,除了拉小车的细线与长木板平行外,还应采取的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块从静止开始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木块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其中O点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A、B、C是该同学在纸带上所取的一些点,图中所标明的数据为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频率f=50Hz (以下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木块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m/s2;

(3)如果猜想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为对此猜想进行验证,应画____________图象。


参考答案:(1)平衡摩擦力,钩码的质量比小车的质量小得多
(2)0.39
(3)a-1/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两个分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分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F1和F2的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越大
B.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
C.若夹角θ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F就增大
D.若夹角θ不变,F1和F2同时增大,则合力F一定增大


参考答案:A、若F1和F2的大小不变,θ角越小,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合力变大.故A正确.
B、合力可能比分力大,可能比分力小,可能与分力相等.故B错误.
C、若夹角θ不变,F1大小不变,F2增大,若F2与F1反向,F1>F2,则合力F减小.故C错误.
D、若夹角θ不变,F1和F2同时增大,若两个力反向,则合力可能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关于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不定项选择)
A.两次拉橡皮条伸长的长度相等就能实现“等效”
B.两次拉橡皮条时必须使节点都到达同一位置O点
C.实验中,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测力计刻度
D.实验中,把橡皮条与绳套的节点拉到O点时,两个测力计之间的夹角最好取90°,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


参考答案:A、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采用了“等效法”,即要求两次拉橡皮筋到同一点O,从而是橡皮筋产生的形变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故A错误;
B、根据A选项论述,可知B正确;
C、本实验是通过在白纸上作力的图示来验证平行四边定则,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否则,作出的是拉力在纸面上的分力,误差较大,故C正确;
D、合力是我们根据平行四边形画出来的,不是计算出来的,量测力计之间的夹角不一定为90°,便于作图和减小误差即可,故D错误.
故选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