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04:51:34
1、选择题 如图所示,两平行、正对金属板水平放置,使上面金属板带上一定量正电荷,下面金属板带上等量的负电荷,再在它们之间加上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带电粒子以某一初速度v0沿垂直于电场和磁场的方向从两金属板左端中央射入后向上偏转.若带电粒子所受重力可忽略不计,仍按上述方式将带电粒子射入两板间,为使其进入两板间后向下偏转,下列措施中一定可行方案是( )
A.仅增大带电粒子射入时的速度
B.仅增大两金属板所带的电荷量
C.仅减小射入粒子所带电荷量
D.仅改变射入粒子电性
参考答案:
题目中未明确带电粒子的电性,故要先做出假设,如果粒子带正电,向上偏转说明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大于电场力,所以欲使粒子向下偏转,可以增大电场即使两个极板所带电量增多,这样可使向下的电场力大于洛伦兹力,故B可行;如果粒子带负电,向上偏转说明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小于电场力,增大射入电场时的初速度可增大洛伦兹力使洛伦兹力大于电场力,故A可行;无论粒子的电性如何,改变粒子的电性可使其所受合力的方向变为反向,故D可行;粒子所受的电场力和洛伦兹力的大小关系与所带电量多少无关,故C不可行.
故选A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如图所示,板长L=10cm,板间距离d=10cm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它的左侧有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右上方的匀强电场,某时刻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由O点静止释放,沿直线OA从电容器C的中线水平进入,最后刚好打在电容器的上极板右边缘,O到A的距离X=45
| 3 |

参考答案:(1)由于带电小球做直线运动,因此小球所受合力沿水平方向,则:Eq=mgsin600…①
解得:E=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王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①请按该同学电路图1,以笔画线代替导线继续完成图2的实物连接图______.
②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在图3中作出的路端电压U与电流I的U-I图象,通过该图象可知电源的电动势为______V,电源的内阻为______Ω.(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为了方便地对王同学的测量结果进行初步判断,李同学想利用已正确经过机械调零的多用电表对该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直接进行粗测,并打算进行以下两个步骤操作:
步骤一: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2.5V档,将红、黑表笔分别接触电池的正、负极并粗略测出电池电动势;
步骤二: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档(电阻档)×1档,经欧姆调零后,将红、黑表笔分别接触电池的正、负极并粗略测出电池内阻.
针对李同学上述两个粗测步骤,你认为合理的判断是______.
A、步骤一正确,步骤二不正确;B、两步骤均正确;C、步骤一不正确,步骤二正确.
参考答案: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
②由图3所示可知,图象与纵轴交点坐标值是1.45V,电源电动势E=1.45V,
电源内阻r=△U△I=1.45-0.80.36=1.8Ω;
③测电源电动势时,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2.5V档,将红、黑表笔分别接触电池的正、负极并粗略测出电池电动势;
欧姆表有内置电源,用欧姆表测电阻时应把待测电阻与其它电路断开,不能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测电源内阻,故步骤一正确,步骤二不正确,故选A.
故答案为:①电路图如图所示;②1.45;1.8;③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及测量功能如图所示,该电表可用于测量下列哪些物理量?( )
A.直流电压
B.交流电压
C.直流电流
D.交流电流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现要用电流表对电路进行电流测量,但由于现有电流表量程偏小,不能满足实验要求,为此,先将电流表改装然后进行测量。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电流表A1、A2(量程0~500 μA,内阻约为500 Ω)
滑动变阻器R(阻值0-100Ω,额定电流1.0 A)
定值电阻R1(阻值约为100 Ω)
电阻箱R2(阻值0~999.9 Ω)
开关、导线若干电源E
(1)测量电流表A2的内阻,以下给出了实验中必要的操作:
A.断开S1;
B.闭合S1、S2;
C.按图连接线路,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调至最____ (填“左”或“右”)端,R2调至____;
D.调节R2,使表A1的示数为I1,记录R2的值;
E.断开S2,闭合S3;
F.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表A1、A2的指针偏转适中,记录表A1的示数I1。
请在上述实验步骤中的空白处填上正确内容,然后按合理的顺序排列实验步骤:____。(填序号)
(2)将电流表A2(较小量程)改装成电流表A(较大量程)。如果(1)中测出A2的内阻为468.0Ω,现用R2将A2改装成量程为20 mA的电流表A,应把R2调为____Ω与A2并联,改装后电流表A的内阻RA为____Ω。
参考答案:(1)左,最大,CBFEDA
(2)12,11.7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