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05:15:18
1、选择题 测量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量分别可用的仪器是
[? ]
A.米尺 测力计 秒表
B.米尺 测力计 打点计时器
C.量筒 天平 秒表
D.米尺 天平 秒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物体受到水平面上的几个共点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只将其中一个向北的20N的力撤去,其余的力不变,则物体所受到的合力为______N;如果只将向北的20N的力向东转90°,其余的力不变,则这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N.
参考答案:由题意知,向北的20N的力与其余的力的合力等值反向,即其他各力的合力大小为20N,方向向南;当将一个向北的20N的力撤去,其余的力不变,则物体所受到的合力大小为20N;
若将向北的20N的力向东转90°,其余的力不变,将其他力的合力与该力合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
结合勾股定理可得,合力大小为:2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B.伽利略用来研究力和运动关系的斜面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
C.物理学中的“质点”是理想模型
D.物理学中所有公式都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A、在实验中由于涉及物理量较多,因此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正确
B、伽利略用来研究力和运动关系时,由于实际中会受到外界一些因素的干扰,所以研究问题是忽略了次要因素,把斜面看成理想斜面来进行研究;正确
C、质点是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看成有质量的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正确
D、公式的定义方法很多,比值定义法定义只是其中的一种;错误
故选ABC
点评: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要掌握各种科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理想化模型、极限思想、微元法等.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万有引力的发现过程中,许多的物理学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最早在实验室中测量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伽利略
C.卡文迪许
D.开普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牛顿在推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并没能得出引力常量G的具体值.G的数值于1789年由卡文迪许利用他所发明的扭秤得出.卡文迪许的扭秤试验,不仅以实践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同时也让此定律有了更广泛的使用价值.
牛顿在推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并没能得出引力常量G的具体值.G的数值于1789年由卡文迪许利用他所发明的扭秤得出.故选C.
点评:卡文迪许测出的G=6.7×10-11 Nm2/kg2,与现在的公认值6.67×10-11Nm2/kg2 极为接近;直到1969年G的测量精度还保持在卡文迪许的水平上.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且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绳一端由Q点缓慢地向左移到P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物体A的高度和两滑轮间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变化情况是 (? )
A.物体A的高度升高角变大
B.物体A的高度降低角变小
C.物体A的高度升高角不变
D.物体A的高度不变角变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滑轮不省力的特点可知,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滑轮两侧的绳子拉力大小F等于物体A的重力不变,B物体对滑轮的拉力也不变;原来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绳的拉力等于A物体的重力,B物体对滑轮的拉力等于B物体的重力.将绳一端由Q点缓慢地向左移到P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绳的拉力F仍等于A物体的重力,B物体对滑轮的拉力仍等于B物体的重力,都没有变化,即滑轮所受的三个拉力都不变,则根据平衡条件可知,两绳之间的夹角也没有变化,则θ角不变,滑轮将下降,物体A的高度升高,如图所示:
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