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04:49:49
1、填空题 如下图所示,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设两个狭缝、
到屏上某点的路程差为d,则(波长为λ) ( )
A.距O点(d=0)最近的一条暗纹必是d=λ/2
B.对屏上某点d=nλ/2(I为正整数)时,出现暗纹
C.距O点越远的点d越长,就越容易出现暗条纹
D.用各色光在同一条件下实验时,频率越大的色光条纹间距越小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的干涉实验.
在路程差d=0处,出现中心亮纹.从中心向两侧延伸,若某点的路程差d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则该点出现亮条纹;若路程差d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则该点出现暗条纹,d=处的暗纹是距离O点最近的暗纹.光的频率越大,波长越短,条纹间距越小,故正确选项为AD.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1)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
①下列中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调节好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观察屏中心后,将单缝和双缝安装好即可观察、调试干涉条纹.
B.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
C.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可用测微目镜测出n条亮纹间的距离a,求出相邻两条亮纹间距为△x=
a n-1 |
参考答案:①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不需放单缝和双缝.故A错误.
B、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板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故B正确.
C、n条亮纹之间有n-1个间距,相邻条纹的间距△x=an-1.故C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②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等于:1.5mm+0.01×47.0mm=1.970mm.
故答案为:A,1.97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下列各组光学实验现象事实中,都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一组是( ? )
A.泊松亮斑、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虹
B.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
C.光的双缝干涉现象、偏振现象
D.日食、光电效应现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处放上照相底片,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迹;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对该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曝光时间不长时,到达光屏光的光能太少,条纹看不清楚,故出现不规则的点迹
B.单个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没有确定的轨道,故出现不规则的点迹
C.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所以会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
D.干涉条纹中亮条纹处表示有光子到达,暗条纹处表示没有光子到达
参考答案:A、曝光时间不长时,光子较少,少量的光子表现为粒子性,并且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的落点无法预测,会出现不规则的点迹.故A错误.
B、单个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没有确定的轨道,故出现不规则的点迹.故B正确.
C、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所以会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故C错误.
D、光子到达的多的区域表现为亮条纹,而光子到达的少的区域表现为暗条纹.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如图13-4-6所示,用单色光照射透明标准板M来检查平面N的上表面的水平情况,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条纹P和Q的情况,这说明(? )
图13-4-6
A.N的上表面A处向上凸起
B.N的上表面B处向上凸起
C.N的上表面A处向下凹陷
D.N的上表面B处向下凹陷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P处所在的条纹是同一条纹,若为直线,则说明该处同一水平线,线上各点对应的空气层厚度都相同,但实际上P处条纹向左弯曲,意味着后一级条纹(图中白色条纹)提前出现,可见P处对应的检测平板上的A点所对应的空气层厚度与后一级条纹对应的空气层厚度相同,而后一级条纹本来对应的空气层厚度比前一级大,可见A处向下凹陷,才能实现该处空气层厚度与下一级条纹对应的空气层厚度一样,C项对;同理B项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