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高频考点《焦耳定律》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5-21 05:11: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为可变电阻,其余电阻为定值电阻。则开关S闭合后,当R变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R1的功率变小
B.电阻R2的功率变小
C.电阻R3的功率变大
D.电阻R4的功率变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R2与变阻器并联,后跟R4串联,再跟R3并联,最后跟R1串联,当R变小时,干路电流增大,则电阻R1的功率变大,故A错误
,因为电流增大,所以R3两端电压减小,则电阻R3的功率变小,故C错误
因为通过R3的电流减小,干路电流增大,则通过R4的电流增大,所以电阻R4的功率变大,故D错误,
U3减小,R4两端电压增大,所以R2两端电压减小,则电阻R2的功率变小,故B正确
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用某种金属制成粗细均匀的导线,通以一定大小的恒定电流,过一段时间后,导线升高的温度(  )
A.跟导线的长度成正比
B.跟导线的长度成反比
C.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正比
D.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参考答案:根据Q=I2Rt,电阻R=ρlS,联立两式,Q=I2tρlS,电流I与时间t一定,电热与lS成正比.
又电热Q=cm△t,△t=Qcm,m与lS成正比,即m=k1lS,Q与lS成正比,即Q=k2lS,则△t=k2ck1S2,所以升高的温度△t与S2成反比.故A、B、C错,D对.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一个灯泡L,标有“6V 12W”字样,一台直流电动机D,其线圈电阻为,把LD并联,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灯泡也正常发光;把LD串联,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灯泡的实际功率是额定功率的3/4。求这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 。(假定灯泡电阻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或W


本题解析:分析:在计算电功率的公式中,总功率用P=IU来计算,发热的功率用P=I2R来计算,如果是计算纯电阻的功率,这两个公式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但对于电动机等非纯电阻,第一个计算的是总功率,第二个只是计算发热的功率,这两个的计算结果是不一样的.
解答:解:电动机与灯泡L并联时,二者都正常工作,说明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6V
串联时,灯泡实际功率是额定功率的3/4
,为P=9W.
灯泡灯丝电阻RL=U额2/P额=3Ω
则串联时,电流I=A
此时电动机正常工作,转化成机械能的功率
P机=I?U额-I2RD=4.39W.
点评:对于电功率的计算,一定要分析清楚是不是纯电阻电路,对于非纯电阻电路,总功率和发热功率的计算公式是不一样的.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个标有“220 V60 W”字样的电灯泡,当工作电压为110 V,它的实际功率()
A.等于15 W
B.大于15 W
C.小于15 W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当灯泡两端加110 V电压时,灯丝温度较低,其电阻比正常发光时的电阻要小,由P=可知R不变时P="15" W,当R减小时P>15 W,即应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 )
A.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
B.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C.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