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1 04:39:26
1、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垂直于倾斜天花板平面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木块一定受三个力作用
B.木块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C.若推力F逐渐增大,木块将可能滑动
D.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会随推力F的增大而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木块在重力作用下,有沿天花板下滑的趋势,一定受到静摩擦力,则天花板对木块一定有弹力,加重力、推力F,木块共受到四个力.在逐渐增大F的过程,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木块将始终保持静止.
解答:A、B木块在重力作用下,有沿天花板下滑的趋势,一定受到静摩擦力,则天花板对木块一定有弹力;故木块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和力F四个力作用,故A错误,B正确.
C、D木块受力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
? F=N+Gcosα ①
? f=Gsinα ②
由②式知,静摩擦力f=Gsinα,与F无关,当逐渐增大F的过程,N增大,最大静摩擦力增大,而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f不变,木块将始终保持静止.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物体受力的能力.对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要理解: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本题难度:困难
2、实验题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时,某同学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得重力加速度偏大,则可能是(? )
A.计算摆长时,只考虑悬线长,漏加了小球的半径
B.误把悬线长和小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
C.测量周期时,将(n+1)次全振动误记为n次全振动
D.测量周期时,将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全振动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图乙所示是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其读数为d=?cm;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1.2×10-2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m/s.在本实验中,为了验证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除了钩码的质量外,还需要测量?和?.
参考答案:0.52? 0.43?滑块上遮光条的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 ,
滑块的质量
本题解析:游标卡尺的分度值为0.1mm,所以可得遮光条的宽度,
d=5mm+3×0.1mm=5.3mm=0.53cm,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一点的瞬时速度,所以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为了验证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即等式
是否成立,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除了钩码的质量外,还需要测量,滑块上遮光条的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 ,滑块的质量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一定跟运动方向相反
B.地球上的物体,一离开地面,就不受到重力的作用
C.两物体有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弹力的相互作用
D.两物体间有相互的弹力作用,物体一定产生了弹性形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物体随着传送带从低处送到高处的电梯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所以A错。下落的雨滴也受重力的作用,B错。接触且要有形变才会产生弹力,C错D对。
点评:本题考查了弹力、摩擦力的产生,要清楚两种力产生的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 Hz,在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他把某一点记作O,再每5个点选一个测量点,分别标以A、B、C、D、E和F,如下图所示.
(1)如果测得C、D两点相距2.70 cm,D、E两点相距2.90 cm,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
(2)该同学分别算出打各点时小车的速度,然后根据数据在v-t坐标系中描点(如图所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参考答案:(1) 0.28 m/s? (2)5 m/s2
本题解析:(1)D点为CE间的中间时刻,由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可知
(2)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故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