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1 03:59:59
1、选择题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 s内的位移为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3 s末的速度一定是6 m/s
B.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2 m/s2
C.物体在前5 s内的位移一定是25 m
D.物体在第5 s内的位移一定是9 m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未知,知道第3s内的位移,无法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前3s内的位移及第5s内的位移;但是可以求出前5s内的平均速度;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v= m/s=5m/s;则2.5s时的速度为v1=5m/s;而2.5s时刻为5s内的中间时刻,故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5m/s;故前5s内的位移一定是5×5m=25m;
m/s=5m/s;则2.5s时的速度为v1=5m/s;而2.5s时刻为5s内的中间时刻,故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5m/s;故前5s内的位移一定是5×5m=25m;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甲、乙两质点同时开始在彼此平行且靠近的两条水平轨道上同向运动,甲在前,乙在后,相距x。甲初速度为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乙以速度v0做匀速运动,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某同学作如下分析:设两质点相遇前,它们之间的距离为△x,则 当
当 时,两质点间距离△x有最小值。请你对该同学的分析作出评价:你若认为完全正确,请求出最小距离;你若认为缺乏完整性,请作出完整的分析说明。
时,两质点间距离△x有最小值。请你对该同学的分析作出评价:你若认为完全正确,请求出最小距离;你若认为缺乏完整性,请作出完整的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解:该同学的分析不完整
甲、乙两质点间的距离
若 ,当
,当 时,△x取最小值,
时,△x取最小值,
若 ,当
,当 时,
时, 不是最小值,这种情况下△x的最小值为零
不是最小值,这种情况下△x的最小值为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2s内的位移是8m,则(  )
A.物体的加速度是2m/s2
B.物体的加速度是4m/s2
C.物体前4s内的位移是32m
D.物体前4s内的位移是16m
参考答案:A、根据x=12at12得,a=2xt12=164m/s2=4m/s2.故A错误,B正确.
C、物体在前4s内的位移x′=12at′2=12×4×16m=32m.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 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t0=2s拉至 B处。(已知cos37°=0.8,sin37°=0.6,取g=10m/s2)
⑴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⑵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处,求物体的运动时间。
参考答案:⑴0.5⑵4s
本题解析:⑴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 (2分)
? (2分)
∴ ?(1分)?
?(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 ?(1分)
?(1分) ? (1分)
? (1分)
∴ ?(1分)
?(1分)
⑵设物体由A到B所用的时间为t,由牛顿第二定律 ? (2分)
? (2分)
解得: (2分)
(2分)
又由: ?(1分),
?(1分),
解得: ?(1分)
?(1分)
点评:难度中等,选择研究过程,对运动过程进行受力和运动分析,求得加速度后转化为运动学问题再求解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OA段的运动方向和在BC段的运动方向相反
B.物体在BC段的加速度方向与在CD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物体在整个过程中在BC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D.物体在整个过程中,在D点时离出发点最远,离出发点距离为36m
参考答案:A、由图可知:物体在OA段和BC段的速度图象都在时间轴的上方,都为正,方向相同,故A错误;
B、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物体在BC与在CD段的斜率都为负,所以加速度方向相同,故B错误;
C、由图可知BC段倾斜角最大,所以物体在整个过程中在BC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故C正确;
D、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所以C点离出发点最远,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