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1 03:59:59
1、填空题 一个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都相同,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________。
参考答案:1:3:5,1:3: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12分)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长方形木块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A、B两点位置,且通过A、B两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求:
⑴木块分别通过位置A、B的平均速度大小;
⑵木块前端P点到达位置A时的瞬时速度;
⑶木块前端P在A、B之间运动所需的时间。
参考答案:⑴
=
,
=
;⑵vA=
-
;⑶t=
(
-
)+
本题解析:⑴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式
=
可知,木块通过位置A、B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
,
=
⑵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中点时刻速度可知,木块前端P点通过A点后
时刻的速度为
,则P点到达位置A时的瞬时速度为:vA=
-
=
-
⑶同理,木块前端P点通过B点后
时刻的速度为
,则P点到达位置B时的瞬时速度为:vB=
-
=
-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可知,木块前端P在A、B之间运动所需的时间为:t=
解得t=
(
-
)+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突然发现正前方s(m)处有一自行车以4m/s的速度作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作加速度为6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若要汽车不撞上自行车,则s至少应为______?m.
参考答案:当两车速度时,经历的时间为t=v2-v1a=4-10-6s=1s.
这段时间内的汽车的位移x1=v1t+12at2=10m-12×6×1m=7m.
自行车的位移x2=v2t=4m.
恰好不相撞时,有:x1=x2+s
解得s=3m.
故答案为:3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如图,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4kg足够长的木板,它的中点放一质量m=4kg的小物体,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且f静max=f滑。开始均静止,从t=0时刻起m受到水平向右、大小如图所示的拉力F作用,当F作用6s时,两物体的位移分别是多少?(g="10" m/s2)
?
参考答案:35m
本题解析:前2s,以m:
?以M:
2s内,m的位移
,M的位移
2s末,m的速度v1=a1t="6m/s" ,M的速度v2=a2t=4m/s
2s后,m以
匀加速,M以
匀加速
设再经过t0时间两物速度相同为V,则?
解得t0=2s,V=8m/s
在t0内,m的
,M的
最后2s,M和m一起以初速度V=8m/s,加速度
匀加速
位移
故:m的总位移?
M的总位移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右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
参考答案:A、在t1时刻,虚线斜率小于实线切线的斜率,则虚线反映的加速度小于实际的加速度.故A错误.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于实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则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故B正确.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小于实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知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小.故C错误.
D、在t3~t4时间内,虚线与时间轴平行,反映的是匀速运动.故D正确.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