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02:55:03
1、选择题 如图所示,I,II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判断
A.甲、乙两小球作的是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同
B.两球在t=8s时相距最远
C.两球在t=2s时刻速率相等
D.两球在t=8s时相遇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在v-t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切线代表该位置的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甲、乙两小球作的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A错;两球在t=2s时刻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分别为20m/s、-20m/s,所以它们的速率相等;C对;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两球在t=8s时,两球均回到出发点,两球再次相遇;D正确;从零时刻到两小球速度相等,乙物体向反方向运动,甲物体先向正方向运动后反向运动,但它们的间距一直在增大,直到速度相等时间距最大;B错误,故选CD
点评:难度较小,对于v-t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v-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质量为1 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从t=0时刻起,物体受到一个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2 s后撤去拉力,在前4 s内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整个运动过程中该物体( )
A.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 N
B.第1 s内受到的拉力大小是2 N
C.在4 s末回到出发点
D.在4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v-t图象可得在2 s~4 s内,撤去拉力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1==1 m/s2,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f=ma1=1 N,A正确;0~1 s内,由v-t图象得加速度大小为a2=
=2 m/s2,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Ff=ma2,得F=3 N,B错误;4 s内的位移,由v-t图象中所围面积可得位移:x=
m=5 m,
=x/t=1.25 m/s,C、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2~4s内图线为对称弧线,若4s末质点回到了出发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2s内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
B.2~4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8m
C.3s末质点的加速度等于零
D.3s末质点的速度为8m/s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2s内质点的加速度a==8m/s2,所以1~2s内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故A正确;4s末质点回到了出发点,所以2~4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等于1-2s的位移大小,所以x=2×8/2m=8m,故B正确;3s末的斜率为零,所以此时加速度为零,故C正确;由图可知,3s末质点的速度是负值,所以D错,这题是选错的,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s内物体静止
B.0-2s内物体加速度为5m/s2
C.第1s内和第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第6s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分析:v-t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倾斜角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解答:解:A、图象是速度与时间的图象,2-5s内图象是水平的直线说明物体是在做匀速直线运故B动,所以A错误.
B、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加速度为5m/s2,故选项B正确.
C、斜率表示加速度,直线的倾斜的方向表示加速度的方向,直线的倾斜的方向相反,说明加速度的方向相反,所以C正确.
D、第6s末图象组成的面积最大,说明位移最大,不是回到原出发点,所以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了v-t图象的直接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属于基础题,较为简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