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02:36:05
1、实验题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是:
【猜想与假设】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成正比例关系。
【设计与进行实验】
①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②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当分别悬挂10g、20g钩码时,记下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
③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④整理器材,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交流与评估】小明同学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到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9.8m/s2) ?
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用描点法画出x-m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于是小明得出结论: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不是正比例关系而是一次函数关系,自己先前的猜想是错误的。
(1)请说明小明结论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实验小明同学在【设计与进行实验】中的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题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中,得到平抛运动轨迹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实验桌上安装好斜槽,调节其末端切线水平并伸出桌面外。
②在木板上固定白纸,把木板竖直固定在支架上并贴近实验桌边。
③将斜槽的末端投影到白纸上并标上O,O点即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坐标原点。
④以O点为坐标原点,根据重锤线方向画出竖直向下的y轴,过O点作水平线为x轴。
⑤把小球从斜槽上的不同位置无初速释放,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尝试用有孔卡片确定小球经过的位置,在从标纸上记录该点的位置。
⑥改变有孔卡片的位置,按上述的方法确定其他各点的位置,最后取下白纸。
⑦将白纸上的一系列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1)以上实验步骤中,有两个步骤是错误的,请指出是哪一步骤并说明应如何改正?
A .? ▲?
B. ?▲?
(2)纠正以上错误外,为了能更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上:? ▲?。
A.实验中可采用较大的木球以便于记录其所经过的位置
B.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有孔卡片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C.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D.光滑的曲线连接所记录的点(位置)时,不必保证曲线经过每一个点
(3)若实验中,记录了y轴的位置,但忘了记下坐标原点,还能否根据所得的曲线确定平抛的初速度?? ▲(选填“能”或“不能”)。
(4)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有同学采用了如下方法:如图所示的装置,在一块平木板上固定复写纸和白纸,竖直立于槽口前某处,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滑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A;又将木板向后移距离x,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滑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B;再将木板再向后移距离x,小球再次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滑下,得到痕迹C。测得木板每次后移距离x,A、B间距离y1?,A、C间距离y2?,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可求得小球的初速度为?▲ ?。
3、选择题 下列各图中,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所有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P、Q两个物体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
[? ]
A、
B、
C、
D、
4、实验题 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已平衡摩擦力.
①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②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 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5、选择题 如图所示,用相同材料做成的质量分别为ml、m2的两个物体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在下列四种情况下,相同的拉力F均作用在ml上,使ml、m2保持相对静止一起作匀加速运动:①拉力水平,ml、m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加速运动。②拉力水平,ml、m2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匀加速运动。③拉力平行于倾角为θ的斜面,ml、m2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匀加速运动。④拉力平行于倾角为θ的斜面,ml、m2沿粗糙的斜面向上匀加速运动。以△l1、△l2、△l3、△l4依次表示弹簧在四种情况下的伸长量,则有(? )
A.△l1>△l2
B.△l4>△l3
C.△l1>△l3
D.△l2=△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