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02:09:47
1、选择题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如图甲表示在两个力F1和F2的共同作用下,将橡皮条GE拉长到O点;图乙表示只用一个力F将橡皮条GE拉长到O点;图丙是用力的图示表示F1、F2和F。则我们之所以认为F是F1和F2的合力是因为
A.力F大于F1、F2
B.力F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而F1、F2在邻边
C.F 、F1和F2这三个力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D.力F的作用效果与F1、F2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F1和F2的共同作用与只用一个力F都将橡皮条GE拉长到O点,作用效果相同,所以我们才认为F是F1和F2的合力,D对。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两弹簧秤平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乙的一端系于墙上,两弹簧秤挂钩相连,当在甲的一端挂钩上用100N的水平拉力拉甲时,则甲、乙两弹簧秤读数分别是( )
A.100N,0
B.100N,100N
C.0,100N
D.200N,200N
参考答案:A、两弹簧秤弹簧均伸长,示数不可能为零,故A错误
B、研究甲弹簧秤示数时,乙弹簧秤整体等效为细绳,则甲处于静止状态,挂钩受100N拉力作用,示数为100N;同理,研究乙弹簧秤示数时,将甲弹簧秤整体等效为做细绳,则乙挂钩受100N拉力作用,其示数为100N.故B正确
C、两弹簧秤弹簧均伸长,示数不可能为零,故C错误
D、甲和乙挂钩端仅受100N拉力,示数不会是200N,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在用重锤下落来验证机械能守恒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是起始点,A、B、C、D、E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5个点,打点频率为50 Hz。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D、E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
(1)这五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_______(填A、B、C、D或E)点读数。
(2)该同学用重锤在OC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OC距离用h来表示,他用
计算与C点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得到动能的增加量,这种做法___________(填“对”或“不对”)。
(3)若O点到某计数点的距离用h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该点对应重锤的瞬时速度为v,则实验中要验证的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
(4)若重锤质量m=2.00×10-1 kg,重力加速度g="9.80" m/s2,由图中给出的数据,可得出从O点到打下D点,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_______ J,而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 J(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B(2)不对(3)
=gh(4)0.380? 0.376
本题解析:(1)有效数字代表了用最小刻度是多少的刻度尺,只有12.4有效数字不一样(2)本来就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如果用
计算与C点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肯定机械能守恒(3)
可得
=gh(4)重力势能减小量mgh,动能增加量为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
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
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时器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
与
的大小关系满足?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
与质量
的关系,应该做
与?的图象。
(3)如下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
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
图线如下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
参考答案:(1)
?(2)
?(3)平衡摩擦力过度或木板倾角过大?
(4)两小车及车上的砝码的总质量不同
本题解析:(1)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
,解得
;以
为研究对象有绳子的拉力
,显然只有
,才有
,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
与
成反比,而反比例函数图象是曲线,而根据曲线很难判定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故不能作
图象;但
,故
与
成正比,而正比例函数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就比较容易判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故应作
图象.
(3)图中没有拉力时就产生了加速度,说明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4)由图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
;根据
可得
,即
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质量的倒数,有
.故两人的实验中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不同.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如图所示,在用横截面为椭圆形的墨水瓶演示坚硬物体微小弹性形变的演示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A.沿椭圆长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上升;沿椭圆短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下降
B.沿椭圆长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下降;沿椭圆短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上升
C.沿椭圆长轴或短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均上升
D.沿椭圆长轴或短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均下降.
参考答案:沿椭圆长轴方向压瓶壁,瓶子容积变大,管中水面下降;沿椭圆短轴方向压瓶壁,瓶子容积变小,管中水面上升,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