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5 18:19:13
1、选择题 以加速度a=0.5m/s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它任何1s时间内的( )
A.末速度是初速度的0.5倍
B.位移是0.5m
C.速度的变化量是0.5m/s
D.平均速度是0.5m/s
参考答案:
A、C、根据△v=at=0.5×1m/s=0.5m/s,则知任何1s时间内的速度的变化量为2m/s,1s内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但末速度不一定是初速度的0.5倍.故A错误,C正确;
B、D、根据位移时间公式x=v0t+12at2,可知因为初速度未知,故无法求出任意1s内的位移,也无法求出任意1s内的平均速度.故B、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10分)如图所示,A、B两棒的长均为L="1" m,A的下端和B的上端相距s="20" m.若A、B同时运动,A做自由落体运动,B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
="40" m/s.求:(g取10 m/s。)
(1)A、B两棒何时相遇.
(2)A、B两棒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
参考答案:(1)
(2)
本题解析:(1)设经过时间t1两棒相遇,由
(3分)
得
(1分)
(2)设经过时间如两棒分离,由
(3分)
解得:
(分)
所以两棒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
(2分)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15分)一辆轿车违章超车,以108 km/h的速度驶入左侧逆行道时,猛然发现、正前方80 m处一辆卡车正以72 km/h的速度迎面驶来,两车司机同时刹车,刹车加速度大小都是10 m/s2,两司机的反应时间(即司机发现险情到实施刹车所经历的时间)都是Δt.试问Δt是何数值,才能保证两车不相撞?
参考答案:Δt<0.3 s
本题解析:设轿车行驶的速度为v1,卡车行驶的速度为v2,则v1=108 km/h="30" m/s,v2=72 km/h="20" m/s,在反应时间Δt内两车行驶的距离分别为s1、s2,则
s1=v1Δt?①?
s2=v2Δt?②?
轿车、卡车刹车所通过的距离分别为s3、s4?则
s3=
?m=45 m?③?
s4=
?m=20 m④?为保证两车不相撞,必须?
s1+s2+s3+s4<80 m?⑤?
将①②③④代入⑤解得?Δt<0.3 s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通过解析法建立等式找出不相撞的等式关系,从而列式求出时间。这样的方法在此类为题中十分常见。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条上端固定的绳长l1=7.5m,质量m=60Kg的特技演员从绳上端先沿绳从静止开始无摩擦下滑一段距离后,突然握紧绳子,与绳子之间产生f="1800" N的摩擦阻力。滑到绳子末端时速度刚好为零。求:
(1)特技演员下滑所用的时间t.
(2)在水平面上有一辆长l2=3m平板车,其上表面与绳末端等高,车右端离绳末端s=4m,平板车能一直以v
="2" m/s的恒定速度向右运动,为了要让该演员滑下后能留在车上,则车启动后演员应在多长时间范围内开始下滑?(把人看作质点,人与车之间动摩擦系数μ=0.2, g取10m/s2)
参考答案:(1)1.5s? (2)大于0.5s小于1.5s
本题解析:(1)特技演员沿绳子下滑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自由落体运动,设末速度v,则第二阶段初速度也是v
第一阶段加速度为g,下落的高度
第二阶段加速度
,下落的高度
那么
,解得v=10m/s
第一段运动时间
第二段运动时间
所以下滑所用时间
(2)人落在车上没有速度,而车以2m/s匀速运动,人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
,当人加速到2m/s时与车一起匀速,那么匀加速的时间
,此过程,小车位移
人的位移
,即人在车上相对滑动距离为
,所以人滑到车上时与车左端相距大于等于1m。即车移动的距离小于
,但是要让人落在车上,车的位移还要大于
,
车的位移小于6m大于4m,车的运动时间
,即
,而演员下滑需要1.5s
所以车启动后演员要在
时间内开始下滑,
所以车启动后演员要在0.5s到1.5s时间内开始下滑。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5分)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推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关系是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