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5 17:34:14
1、选择题 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沿斜面运动的实验,当时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
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
B.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C.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D.本实验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的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在伽利略时代,没有先进的实验仪器来直接测量物体的速度大小,故选项A错误;另外当时条件下也没有先进的计时工具,落体运动太快,简陋的滴水计时器根本无法完成实验,故选项B正确;而运动的路程用刻度尺来测量,当时条件下是可以完成的,故选项C错误;伽利略将无法直接测量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通过数学演算变成了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另外将落体运动转化至斜面上,来延长运动的时间,再通过斜面倾角的逐步抬高,得出相同结论,从而合理外推至落体运动(即斜面倾角为90°)的情况,实现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的结合,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故选项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的耗散是指能量被消灭了
B.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之间,不适用于地面上的物体之间
C.狭义相对论指出物体质量要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D.牛顿运动定律在宏观低速领域不适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能量耗散仅是指内能等被周围环境吸收后无法再次收集利用,并不是能量被消灭,总能量是守恒的,故A错;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遵循的规律之一,既适用于天体,又适用于地面物体间,故B错误;由狭义相对论知物体质量随速度增大二增大,故C正确;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领域,故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单位换算系中,正确的是( )
A.1T=1Wb/m2
B.1T=1N/A
C.1V=1F/C
D.1V=1T?m/s
参考答案:A、根据公式B=ΦS,B的单位为T,Φ的单位是Wb,S的单位m2,则有1T=1Wb/m2.故A正确.
B、根据公式B=FIL,B的单位为T,F的单位是N,I的单位A,L的单位是m,则有1T=1N/(A?m).故B错误.
C、由C=QU得,U=QC.U的单位是V,Q的单位是C,C是F,则有1V=1C/F.故C错误.
D、由公式E=△Φ△t得,E的单位是V,△Φ的单位是Wb,△t的单位是s,则有1V=1=Wb/s=1T?m2/s.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如图所示,用两个弹簧秤A和B,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O达到图中所示位置,在保持O点位置和B弹簧秤拉力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将弹簧秤A缓慢地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那么在此时程中,A与B的示数将分别 ( )
A.变大;变小
B.变小;变小
C.先变小,再变大;变小
D.先变大再变小;变大
参考答案:
对点0受力分析,受到两个弹簧的拉力和橡皮条的拉力,如图,其中橡皮条长度不变,其拉力大小不变,
OB弹簧拉力方向不变,OA弹簧拉力方向和大小都改变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看出A的读数先变小后变大,B的读数不断变小;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某同学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用一条橡皮筋时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B.橡皮筋恰好恢复原长
C.小车恰好运动到两个铁钉的连线处?D.小车已超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2)如图所示是某次正确操作情况下,在50HZl作电源下打点计时器记录的一条纸带,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______(填AF或FI)部分进行测量,速度大小为______m/s.
参考答案:(1)平衡摩擦力后,橡皮筋的拉力等于合力,橡皮条做功完毕,小车的速度最大,若不进行平衡摩擦力操作,则当橡皮筋的拉力等于摩擦力时,速度最大,本题中木板水平放置,显然没有进行平衡摩擦力的操作,因此当小车的速度最大时,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故BCD错误,A正确.
故A正确.
(2)小车先加速,后匀速,最后减速运动,在加速过程中,橡皮条在做正功,故需要测量最大速度,即匀速运动的速度,因而需要选用间隔均匀的点,即FI之间的点,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次点,故最大速度为:v=x?T=1.52cm0.02s=0.76m/s
故答案为:FI,0.76.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