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3 01:24:02
1、填空题 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宇宙飞船,首次进行了宇航员的太空行走,飞船顺利返回地面,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当飞船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飞行时,所需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______提供;此时飞船中的航天员处于______(选填“超重”或“失重”)状态.
参考答案:飞船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飞行时,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所需的向心力,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知,航天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故答案为:万有引力,失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北京时间2005年7月4日下午,美国探测器成功撞击“坦普尔一号”彗星,并投入彗星的怀抱,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彗星的“大碰撞”,如图所示.设“坦普尔一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椭圆,其运行周期为5.74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探测器的最小发射速度为7.9km/s
B.“坦普尔一号”彗星运动至近日点处的加速度大于远日点处的加速度
C.“坦普尔一号”彗星运动至近日点处的线速度小于远日点处的线速度
D.探测器运行的周期小于5.74年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要想脱离太阳控制,发射速度要达到第二宇宙速度11.2km/s,故选项A错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得
,可知近日点的加速度大,故选项B正确;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行星绕日的运动的近日点的线速度大,远日点的线速度小,故选项C错误;探测器的轨道比彗星低,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可知其周期一定比彗星的小,故选项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2007年10月24日18时我国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送入太空,经过长途飞行后,“嫦娥一号”最终准确进入月球圆轨道,“嫦娥工程”是我国航天深空探测零的突破.
已知“嫦娥一号”的质量为?m,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月球的半径约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质量为M,忽略地球对“嫦娥一号”的引力作用.
求:(1)“嫦娥一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2)“嫦娥一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的大小.
(3)如果运行一段时间后,“嫦娥一号”的轨道高度有少量下降,那么它的向心加速度和线速度大小如何变化?
参考答案:(1)“嫦娥一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
由GMm(R+h)2=ma,所以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 a=GM(R+h)2
(2)设“嫦娥一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v
由 GMm(R+h)2=mv2R+h
得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周期为T0.另有一颗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绕地球自西向东运行的卫星,某时刻该卫星能观察到的赤道弧长最大为赤道周长的三分之一.求:
(1)该卫星的周期;
(2)该卫星相邻两次经过地球赤道上某点的上空所需的时间.
参考答案:(1)该卫星所观察地球赤道弧长为赤道周长的三分之一,该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120°,由几何关系知该卫星轨道半径为r=2R?
设该卫星质量为m,周期为T,地球质量为M
GMmr2=m?4π2rT2?
设同步卫星的质量为m0,
GMm0(R+h)2=m0?4π2(R+h)T02?
解得:T=T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7分)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星箭分离,卫星进入绕地球轨道。在绕地运行时,要经过三次近地变轨:12小时椭圆轨道①→24小时椭圆轨道②→48小时椭圆轨道③→地月转移轨道④。11月5日11时,当卫星经过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A点时,再一次实施变轨,进入12小时椭圆轨道⑤,后又经过两次变轨,最后进入周期为T的月球极月圆轨道⑦。如图所示,已知月球半径为R。
(1)请回答:“嫦娥一号”在完成第三次近地变轨时需要加速还是减速?
(2)写出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
参考答案:(1)加速
(2)
本题解析:(1)加速?(2分)
(2)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
在月球表面有:?
?(2分)
卫星在极月圆轨道有:
?(2分)
解得:
?(1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