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3 01:22:52
1、简答题 如图是荡秋千的示意图.最初人直立站在踏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人的重心到悬点O的距离为l1;从A点向最低点B运动的过程中,人由直立状态自然下蹲,在B点人的重心到悬点O的距离为l2;在最低点处,人突然由下蹲状态变成直立状态(人的重心到悬点O的距离恢复为l1),且保持该状态到最高点C.设人的质量为m,不计踏板和绳的质量、不计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求
(1)人第一次到达最低点B还处于下蹲状态时,两根绳的总拉力F为多大?
(2)人第一次到达最高点C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为多大?(可用反三角函数表示;解答本问时可不考虑超重和失重)
参考答案:(1)人由A点向B点(还处于下蹲状态时)的过程中,
根据机械能守恒得,mg(l2-l1cosθ)=12mv2
在最低点B,F-mg=mv2l2
解得F=(3-2l1cosθl2)mg
(2)人从B点保持直立状态到达C点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得,12mv2=mgl1(1-cosα)
解得α=arccos(cosθ-l2-l1l1)
答:
(1)人第一次到达最低点B还处于下蹲状态时,两根绳的总拉力F为(3-2l1cosθl2)mg.
(2)人第一次到达最高点C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为arccos(cosθ-l2-l1l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几个关于力学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米、千克、牛顿等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其重力沿垂直斜面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C.功虽然有正、负,但它是一个标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米、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而牛顿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的导出单位.A错误;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其重力沿垂直斜面的分力大小等于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但不能说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斜面,而重力的分力的受力物体是该物体.B错误;功的合成符合代数合成法则,虽然有正、负,但没有方向,它是一个标量,C正确;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合外力做功为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可能变化,机械能不一定守恒,D错误。故选C。
考点:动力学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小球从直立在水平地面上的轻弹簧的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然后向上弹起.在小球被向上弹起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小球所受的合力始终在减小
B.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C.小球的速度一直在增大
D.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
参考答案:A、小球在向上弹起的过程中,开始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且合力在减小,在重力等于弹力之后,重力大于弹力,合力向下,且逐渐增大.知合力先减小后增大,则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D正确.
B、小球除了重力做功以外,弹簧的弹力也做功,所以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但是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B错误.
C、小球的加速度方向先与速度方向相同,然后与速度方向相反,知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C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如图所示,已知轻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所具有的弹性势能Ep=
1 2 |
参考答案:(1)可知当kx=m2g时,m1速度达到最大,此时弹簧伸长的长度为x=m2gk
(2)取m2的最大速度为v,m1与m2相连,它们速度一样,
则有机械能守恒,得
12kx2+12m1v2+12m2v2=m2gx
x=m2gk
解得 v=m2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如图所示,可看成质点的A、B两个小球,质量分别为m和2m,用细绳连接后跨在固定的光滑圆柱体上,圆柱的半径为R.先使小球B处于与圆柱中心等高,则小球A张紧细绳后刚好接触地面,再将小球B无初速释放,当B球着地后,A球能继续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参考答案:R/3
本题解析:当B球触地时,设两球的速度均为v,则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解得
,此后A球做竖直上抛运动,还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