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1 01:06:03
1、选择题 近年来大庆市的道路建设飞速发展,路况很好,致使有些司机开车时超速,为了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交警部门经常在有些路段设置移动测速车,对超速车辆进行抓拍,控制超速行为,如图为某条路面上的一辆测速车,某条路面的限速60km/h,(不超过10%都不违章,一般以18m/s为标准),测速车信号有效范围为200m以内,当车进入有效范围时能被测到当时车速,并拍照,如示意图所示,当某辆超速轿车以108km/h向着测速车行驶,在距离测速车300m处发现测速车,开始刹车,设反应时间内车匀速运动,刹车时可以认为是匀减速运动,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和反应时间分别是多少可以不被测到超速( )
A.当加速度为3.1m/s2,反应时间是0.2s时可以不被测到超速
B.当加速度为3.1m/s2,反应时间是0.3s时可以不被测到超速
C.当加速度为3.2m/s2,反应时间是0.5s时可以不被测到超速
D.当加速度小于2.88m/s2,无论反应时间是多少都能被测到超速
参考答案:设反应时间为t1,根据题意,当满足v0t1+v2-v202a≤100时可不被测到超速
即:30t1+302-1822a≤100
把ABC分别代入,判断可知,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有一辆车长为3896mm的汽车正在行驶,当t=0时开始刹车(位置如图a所示),在
时汽车停止(位置如图b所示).若汽车的运动可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是(? )?
A.ls内阻力对汽车所做的功
B.刹车时汽车受到的阻力
C.开始刹车时汽车的动能
D.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题意知,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
,已知位移x,时间t,所以可求加速度a,所以D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又因汽车质量不知道,故汽车受阻力无法求出,阻力做功也无法求出,所以A、B错误;汽车动能
,由于质量末知,故动能求不出,所以C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12分)如图所示,有一条沿顺时针方向匀速传送的传送带,恒定速度v=4 m/s,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现将质量m=1kg的小物块轻放在其底端(小物块可视作质点),与此同时,给小物块沿传送带方向向上的恒力F=10 N,经过一段时间,小物块上到了离地面高为
=2.4 m的平台上。已知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取10 m/s2, sin37°=0.6,cos37°=0.8).
问:(1)物块从传送带底端运动到平台上所用的时间?
(2)若在物块与传送带达到相同速度时,立即撤去恒力F,计算小物块还需经过多少时间离开传送带以及离开时的速度?
参考答案:1.25s? 1s? 2m/s
本题解析: (1)对物块受力分析可知,物块先是在恒力作用下沿传送带方向向上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直至速度达到传送带的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
(1分),计算得:
(1分)?
(1分)
物块达到与传送带同速后,对物块受力分析发现,物块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改向
(1分),计算得:
(1分)?
(1分)得
(1分)
(2)若达到同速后撤力F,对物块受力分析,因为
>
,故减速上行
(1分),得
设物块还需
离开传送带,离开时的速度为
,则
(1分),
(1分)
(1分)?
(1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相对于同一坐标原点的s-t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
D.乙运动的速率小于甲运动的速率
参考答案:A、位移-时间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甲从正方向上距原点s1处出发,乙从原点出发,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故B正确.
C、甲在t=0时刻出发,乙在t=t1时刻,则甲比乙早出发t1时间.故C错误.
D、乙的斜率大,速度大.故D错误.
故选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6m/s。求:
(1)刹车后2s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前进9m所用的时间;
(3)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
参考答案:(1)16m,-2m/s2
(2)1s
(3)25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