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题《匀变速直线运动》高频考点预测(2018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8-10-11 01:06: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一辆车违规超车,以v1=108km/h的速度驶入左侧逆行道时,猛然发现正前方L=80m处一辆卡车正以v2=72km/h的速度迎面驶来,两车司机同时刹车,刹车加速度大小都是a=10m/s2,两司机的反应时间(即司机发现险情到实施刹车所经历的时间)都是△t,试问△t为何值时才能保证两车不相撞?
甲同学很快列出以下方程:S1=v1△t+v1t-

at2
2

S2=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v2△t+v2t-
at2
2

又因为S1+S2=L所以得到-t2+5t+(5△t-8)=0
要使两车不相撞,上式无解,即判别式△=25+20△t-32<0
从而解得△t<0.35s
乙同学思考一会后发现甲同学解题过程有误,请你指出上面解题过程的失误之处,并给出正确解题过程和结果.


参考答案:甲同学的失误在于两车不是同时停下来,因此两车不应有共同的运动时间.
设轿车行驶的速度为v1,卡车行驶的速度为v2,则v1=30m/s,v2=20m/s
则在反应时间△t内两车行驶的距离分别为v1△t和v2△t
由公式v2t-v20=2aS得
? S1=v1△t+v212a=v1△t+45
?S2=v2△t+v222a=v2△t+20?
为保证两车不相撞,必须有S1+S2<80
解得,△t<0.30s
答:甲同学的失误在于两车不是同时停下来,两车不应有共同的运动时间,△t应小于0.30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同时沿着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速率的平方随位移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的加速度比乙车的加速度大
B.在s0位置甲、乙两车的速度大小相等
C.两车经过s0位置前运动的时间相同
D.在s0位置甲、乙两车再次相遇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得两图线的斜率k=2a,甲图线的斜率大于乙图线的斜率,则甲车的加速度比乙车的加速度大.故A正确;由图看出,在s0位置甲、乙两车的速率平方相同,则两车的速度大小相等.故B正确;根据公式x=t得两车经过s0位置时位移x相同,速度v相同,而乙的初速度大于零,则乙运动时间小于甲运动时间.故C错误;在s0位置甲、乙两车通过的位移相等,由于两车出发点的位置关系未知,无法判断在s0位置甲、乙两车是否相遇.故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一时刻算起,经过54m用时6s,再经过54m又用时9s,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取1位小数)


参考答案:设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开始计时的初速度为v0.已知x=54m,t1=6s,t2=9s.根据位移公式得到
x=v0t1+12at12? ①
2x=v0(t1+t2)+12a(t1+t2)2? ②
代入数据①②联立得:a=-0.4m/s2,v0=3.4m/s
答: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0.4m/s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汽车刹车前速度为5 m/s,刹车获得加速度大小为0.4 m/s2。
(1)求汽车刹车开始20 s内滑行的距离s;
(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位移为30 m时所需时间t;
(3)汽车静止前2.5 s内滑行的距离s′。


参考答案:解:(1)先判断汽车刹车时间,由vt=v0+at及a=-0.4 m/s2得:
t=s=12.5 s<20 s
∴汽车刹车后12.5 s后停下来
因此,20 s内汽车的位移只是12.5 s内的位移
根据vt2-v02=2as得:
s=m=31.25 m
(2)依s=v0t+at2得:
t=s
解得t1=10 s,t2=15 s(不合,舍去)
(3)把汽车的减速过程看成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逆过程,求出汽车以0.4 m/s2的加速度经过2.5 s的位移
即s′=at2=×0.4×2.52 m=1.25 m
也可以用下面方法求解:
∵静止前2.5 s末即是开始减速后的10 s末
10末速度v10=v0+at=(5-0.4×10) m/s=1 m/s
∴s′=v10t′+at′2=(1×2.5-×0.4×2.52) m=1.25 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简答题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9时9分50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此前飞船已与火箭分离,飞船质量为7760千克,轨道倾角为42.4?,近地点高度200千米,远地点高度350千米,15时57分飞船变轨成功,变轨后进入343千米的圆轨道,运行14圈.又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只相差4.8千米,返回舱完好无损,宇航员杨利伟自主出舱.
(1)飞船返回时,在接近大气层的过程中,返回舱与飞船最终分离.返回舱质量为3吨,返回舱着陆,是由三把伞“接力”完成的.先由返回舱放出一个引导伞,引导伞工作16秒后,返回舱的下降速度由180米/秒减至80米/秒.假设这段运动是垂直地面下降的,且已接近地面,试求这段运动的加速度和引导伞对返回舱的拉力大小,
(2)已知万有引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所以可以引进引力势能,若取无穷远为引力势能零点,则引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
EP=-

GMm
r
,式中G为万有引力恒量,M为地球质量,m为物体的质量,r为物体与地心的距离,又已知飞船在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过程中经过近地点时速度大小为7.835×103米/秒,试求飞船经过近地点时的机械能以及经过远地点时的速度大小,已知G=6.67×10-11?牛米2/千克2,M=6×1024千克,地球半径R=6.4×106米.


参考答案:(1)返回舱做匀减速运动,由v-v0=at得?
得a=v-v0t=80-18016m/s2=-6.25?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ma?
则得? F=mg-ma=3000×(10+6.25)N=4.875×104?N?
(2)E1=Ek1+EP1=12mv12-GMmr1=12×7760×(7.835×103)2-6.67×10-11×6×1024×77606.6×106J=-2.32×1011?J?
由机械能守恒?Ek1+EP1=Ek2+EP2?
?得:12mv22-GMmr2=E1?
12mv22=E1+GMmr2=-2.33×1011+6.67×10-11×6×1024×77606.75×106J=2.27×1011?J?
解得,v2=7.66×103?m/s?
答:(1)这段运动的加速度是-6.25 m/s2.引导伞对返回舱的拉力大小是4.875×104 N.
(2)飞船经过近地点时的机械能是-2.32×1011 J,经过远地点时的速度大小是7.66×103 m/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Community of purpose makes friendship. 目标一致生友谊.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