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1 00:22:16
1、选择题 在圆轨道上运行的国际空间站里,一宇航员A静止(相对空间舱)“站”于舱内朝向地球一侧的“地面”B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A处于平衡状态
B.宇航员A所受地球引力与他在地面上所受重力相等
C.宇航员A与“地面”B之间无弹力作用
D.若宇航员A将手中一小球无初速(相对于空间舱)释放,该小球将落到“地面”
参考答案:A、宇航员随国际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处于非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宇航员A所受地球引力近似于他所在处的重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Mmr2,可知,宇航员A所受地球引力小于他在地面上所受的重力.故B错误.
C、国际空间站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宇航员A与“地面”B之间无弹力作用.故C正确.
D、宇航员相对于太空舱无初速释放小球,小球受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做圆周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已知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该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将滑块从图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可以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t1,遮光条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t2,则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1=______,滑块经过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2=______,则滑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a=______.(以上表达式均用字母表示).
参考答案:由于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可以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
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1=d△t1,
滑块经过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2=d△t2.
根据v22-v21=2as得,
a=(d△t2)2-(d△t1)22s
故答案为:d△t1,d△t2,(d△t2)2-(d△t1)22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如图,粗糙水平面与半径R=2m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点。静止于A处的物体,在大小为10N、方向与水平面成37°角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到达C点时立即撤去F,物体沿光滑圆弧向上冲,然后返回经过C点进入水平面且停在B处。已知:物体返回经过C点时对轨道压力大小为物体重量的2.8倍,sAC=15m,sBC=4.5m,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的质量;
(2)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素。
参考答案:解:(1)设物体的质量为m,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vC。
物体返回经过C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①
依题意:②
联立①②并代入R=2m,g=10m/s2,得:③
从C到B,动能定理:④
由③④并代入sBC=4.5m,g=10m/s2,解得:⑤
(2)由于圆弧轨道光滑,物体第一次通过C与第二次通过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A到C,由动能定理:⑥
由③⑤⑥并代入F=10N,sAC=15m,g=10m/s2,解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5分)如图4所示,一个半径为R质量为M的半圆形光滑小碗,在它的边上1/4圆弧处让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自由滑下,碗下是一台秤,当滑块在运动时,台秤的最大读数是_______ 。
参考答案:Mg+3mg
本题解析:在最低点N-mg="mv2/R" ,下滑过程中 mgR=mv2?压力F=Mg+N,由以上各式得F=Mg+3mg。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一定越大
B.物体动量发生变化,则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
C.合外力对系统做功为零,则系统机械能一定守恒
D.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动量一定守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是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速度变化大指的是速度变化量,而没有告知时间,所以加速度大小无法判断,选项A错。动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动量变化可能给是速度大小变化也可能是速度方向变化,而动能与速率大小有关,速度大小只要不变化,动能就不变,而动量可能改变,选项B错。根据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系统做功为零,则系统动能一定不变,而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选项C错。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合外力冲量为零,动量不变即动量守恒定律选项D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