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2 04:15:30
1、实验题 某同学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下图(a)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
(1)测出纸带各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为使实验结果更精确一些,该同学计算加速度的公式应为a = 。
(2)另有位同学通过测量,作出a-F图象,如图(b)所示,试分析:图象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
,图象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1)
(2)平衡摩擦力不足或没平衡摩擦力、砂和桶的质量不是远小于车的质量
本题解析:(1)小车做匀加速运动,故纸带上的点迹应距离越来越大,加速度可由匀变速运动的推论:
得:

所以 
(3)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当F不为零时,物体仍然没有加速度,所以图象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设加速度为a:
对小车:
对重物:
联立解得:
,所以未满足砂和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时,当m逐渐变大时,a逐渐变小,故图象出现弯曲.所以原因是:砂和桶的质量不是远小于车的质量.
考点:本题考查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熟练运用学过知识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识图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图甲中游标卡尺测长度时,可以准确到 ▲ mm,读数为 ▲ mm;图乙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 mm

参考答案:0.05 (2分) 7.25 (2分) 9.198—9.200(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某同学在做“验证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在桌面上平放方木板,并在方木板上固定白纸,再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好细绳套后,先用两只弹簧秤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线的结点伸长到桌面内的某一点O,这时应注意及时记下 、 、 。
参考答案:结点的位置、两弹簧秤读数、细绳套的方向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 ___。(有选错的不得分)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铅笔位置每次必须等距离改变
E.小球运动中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参考答案:ACE
本题解析: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必须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因为要画同一运动的轨迹,必须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且由静止释放,以保证获得相同的初速度,实验要求小球滚下时不能碰到木板平面,避免因摩擦而使运动轨迹改变,最后轨迹应连成平滑的曲线.
解:A、通过调节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是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故A正确.
B、因为要画同一运动的轨迹,必须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且由静止释放,以保证获得相同的初速度.故B错误,C正确.
D、因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在相同时间里,位移越来越大,因此木条(或凹槽)下降的距离不应是等距的,故D错误;
E、实验要求小球滚下时不能碰到木板平面,避免因摩擦而使运动轨迹改变,最后轨迹应连成平滑的曲线.故F错误,E正确.
故选ACE.
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点评:解决平抛实验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实验的注意事项.在平抛运动的规律探究活动中不一定局限于课本实验的原理,要注重学生对探究原理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按要求描绘了小球做平抛运动过程的轨迹如图,O为抛出点,以O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测得轨迹上某点的坐标为(x,y)
(1)在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重锤的作用是
(2)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表达式为 (用 x、y、g表示)
参考答案:
(1) 确保抛出时的初速度水平
确保坐标轴的Y轴为竖直方向 或沿重锤方向描下Y轴为竖直方向
(2)
或
本题解析:(1) 确保抛出时的初速度水平
确保坐标轴的Y轴为竖直方向 或沿重锤方向描下Y轴为竖直方向
(2) 由水平位移可看出相邻两点间隔相同,运动时间相同,由
,可求出初速度为
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