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2 04:15:30
1、实验题 在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①某同学用甲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把第一个点(初速度为零)记作O点,测出O、A间的距离为68.97cm,点A、C间的距离为15.24cm,点C、E间的距离16.76c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m/s2,重锤的质量为m=1.0kg则打点计时器在打O点到C点的这段时间内,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 J,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J. 

②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
= m/s2
③在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大于重锤增大的动能,其原因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题目给出的已知量.求出重锤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 N.(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参考答案:①8.0;8.3
②9.5
③因为在重锤带着纸带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的作用;0.3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1)在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条的拉力大
B.若橡皮条的拉力是合力,则两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条时,需将橡皮条拉到同一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秤拉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而又要保证橡皮条结点的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即可
(2)探究步骤中:
a、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个弹簧秤的读数F1和F2。
b、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秤拉时伸长量一样,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
以上两步骤均有错误和疏漏,请指出错误和疏漏。
在a 中是
在b 中是
参考答案:(1 )AC(2)在a 中是 疏漏:记录两个弹簧的方向在b 中是错误:要把结点拉到位置O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如图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__c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__mm。
参考答案:4.865,0.608(或0.609)
本题解析: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4.8cm,游标尺读数为13
0.05=0.65mm=0.065cm,所以游标卡尺的读数为4.8+0.065=4.865cm;螺旋测微器的主尺读数为0.5mm,可动刻度读数为10.8
0.01=0.108mm或10.9
0.01=0.109mm,所以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0.5+0.108=
0.608mm或0.5+0.109=0.609mm。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3分)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公式
(2)(3分)某同学测得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时间为t,摆线长度为L,摆球直径为D.则实验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g=
(3)(3分)实验测得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中的:
A.小球质量太大
B.将摆线长当作摆长,未加小球的半径
C.将振动次数n误记为(n+1)
D.振幅偏小
参考答案:(1)
(2)
(3)C;
本题解析:(1)实验依靠
(2)实验中单摆的周期为
,摆长为:
,根据公式
可得
(3)摆球的质量太大,不影响g值的测量.故A错误.计算摆长时可能没加上摆球半径,说明测量的摆长偏小,故测得值偏小,B错误,把n次全振动误计为(n+1)次全振动,可知测得的周期偏小,测量值偏大,C正确。由单摆的周期公式看出,周期与振幅无关,则测量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与振幅也无关.故D错误.
考点:考查了根据单摆周期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
点评:实验误差是实验考试的难点,常常根据实验原理,得到测量值的表达式来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弧形轨道末端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钢球从轨道的不同高度h处静止释放,钢球的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s.
(1)若轨道完全光滑,s2与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s2= (用H、h表示).
(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 H(10-1 m)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
| s2(10-1 m2) | 2.62 | 3.89 | 5.20 | 6.53 | 7.78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