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7:51:25
1、计算题 某容积为20L的氧气瓶装有30atm的氧气,现把氧气分装到容积为5L的小钢瓶中,使每个小钢瓶中氧气的压强为5atm。若每个小钢瓶中原有氧气压强为1atm,则共能分装多少瓶?(设分装过程中无漏气,且温度不变)
参考答案:解:设能够分装n个小钢瓶,则以20L氧气瓶中的氧气和n个小钢瓶中的氧气整体为研究对象,分装过程中温度不变,故遵守玻意耳定律
气体分装前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由玻意耳定律可知:
P1V1+nP2V2=P1"V1+nP2"V2,即
因为P1=30atm,P2=1atm,P1"=P2"=5atm,V1=20L,V2=5L
所以(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如图所示,两气缸AB粗细均匀,等高且内壁光滑,其下部由体积可忽略的细管连通;A的直径为B的2倍,A上端封闭,B上端与大气连通;两气缸除A顶部导热外,其余部分均绝热。两气缸中各有一厚度可忽略的绝热轻活塞a、b,活塞下方充有氮气,活塞a上方充有氧气;当大气压为p0,外界和气缸内气体温度均为7℃且平衡时,活塞a离气缸顶的距离是气缸高度的,活塞b在气缸的正中央。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计算题 一足够高的内壁光滑的导热气缸竖直地浸在盛有冰水混合物(即00C)的水槽中,用不计质量的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图所示.开始时,气体的体积为2.0×10-3m3,现缓慢地在活塞上倒上一定量的细沙,活塞静止时气体的体积恰好变为原来的一半,然后将气缸移出水槽,缓慢加热,使气体温度变为137℃(大气压强为1.0×105Pa).
(1)求气缸内气体最终的压强和体积;
(2)在p-V图上画出整个过程中气缸内气体的状态变化(用箭头在图线上标出状态变化的方向).
参考答案:(1)2.0×105Pa 1.5×10-3 m3
(2)如图所示
本题解析:根据克拉珀龙方程PV=nRT可知:
(1)已知条件是p1=1.0×105Pa
V1=2.0×10-3m3
T1=273K
而p2==2.0×105Pa
V2=1.0×10-3m3
T2=273K
求p3=2.0×105Pa,V3=?,T3=410K
所以根据克拉珀龙方程PV=nRT可知
V3===1.5×10-3m3
(2)通过上面公式分析,则图像如上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克拉珀龙方程PV=nRT的综合运用,一般热力学上的玻意耳定律等可以综合起来用克拉珀龙方程PV=nRT来记忆、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果保持气体的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B.如果保持气体的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C.如果保持气体的温度不变,体积越小,压强越大
D.如果保持气体的压强不变,温度越高,体积越小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8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固定的筒形绝热气缸中,用绝热的活塞封闭一部分气体,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且不漏气。外界大气压强恒为p0,气体温度为27 ℃时,活塞与汽缸底相距45 cm。用一个电阻丝R给气体加热,活塞将会缓慢移动,使气缸内气体温度升高到77 ℃.求:
(1)活塞移动了多少距离?
(2)请分析说明,升温后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的碰撞次数如何变化?
参考答案:①7.5 cm② 温度升高后,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增加,平均每次对器壁的撞击力度增加,而压强不变,所以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的碰撞次数减少
本题解析:① 气体发生的等压变化,设活塞面积为S
开始时V1 = SL1,T1 =" 300" K,升温后V2 = SL2,T2 =" 350" K
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应有
解得L2 =" 52.5" cm
活塞移动的距离x =" L2" – L1 =" 7.5" cm
② 温度升高后,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增加,平均每次对器壁的撞击力度增加,而压强不变,所以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的碰撞次数减少
本题考查盖·吕萨克定律,由题意可知气体发生等压变化,由公式计算比值可得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