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7:07:53
1、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获得的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的一部分,根据纸带给出的数据和相邻两个测量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可知从O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 m/s,从B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 m/s,C点的瞬时速度约为 m/s。
参考答案:0.35,0.55, 0.55
本题解析:OB的平均速度为:
BD的平均速度为:
C点的瞬时速度为:
考点:考查了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的计算
点评:关键是选择正确的距离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取下一段如图所示的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设O点为计数的起始点,在四个连续的计数点中,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若物体做理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少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A.1.00
B.2.00
C.3.00
D.4.0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邻的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差值恒定不变可知
考点: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点评:学生要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明确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 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的电压是 V,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是 V,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 打一个点。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得到纸带如图,由图可知点O与点D之间的距离d= ;
参考答案:交流 4---6 220 0.02S d=8.45cm
本题解析:高中所用打点计时器都是用的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用的是4-6V的交流电压,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220V,
,根据刻度尺读法可得
考点:考查了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点评:切记两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的交流电压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两木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的实验方案。
⑴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你认为方案 更合理。
⑵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0N和20.0N。当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示数为6.0N,b示数为11.0N,c示数为4.0N,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参考答案:(1)甲,(2)0.3
本题解析:(1)甲方案比较合适,因为这种情况向不管物体A的速度为多大,弹簧秤a的示数都等于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乙图必须保证A物块匀速才行,这种操作很难保证。
⑵由于用甲图,所以a的示数为滑动摩擦力,由于
,因此
考点:测定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
点评:本题易错点是忽略了乙图中若要c弹簧秤示数等于摩擦力,必须保证A物体匀速才行,可是本题中没有给出A是匀速的。实际操作中也很难保证A匀速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在“探究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实验中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
(1)实验供选择的重物有以下四个,应选择 。
A.质量为100 g的木球
B.质量为10 g的砝码
C.质量为200 g的钩码
D.质量为10 g的塑料球
(2)实验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用天平测量重物的质量m。开始打点计时的时候,关于接通电源和松开纸带的顺序,应该是先 。
(3)使用质量为m的重物和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 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在选定的纸带上依次取计数点如图所示,纸带上所打的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那么纸带的 端(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设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且0为打下的第一个点。当打点计时器打点“3”时,物体的动能表达式为 。(用题目所给的符号来表示)
参考答案:(11分)(1)C (3分)(2)不需要 ,接通电源(各2分) (3)左端
(各2分)
本题解析:
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分析:了解实验的工作原理,清楚实验的所需仪器和步骤.
纸带法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从而求出动能
解:(1)实验供选择的重物应该相对质量较大、体积较小的物体,这样能减少摩擦阻力的影响.故选C.
(2)))因为我们是比较mgh、
mv2的大小关系,故m可约去比较,不需要用天平.
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释放重锤,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如果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
(3)从图上看出,打点计时器先打出O点,与重物相连的纸带一端在实验时是处于下端,也就是计时器先打点的位置,所以纸带的左端与重物相连.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v3=
=
Ek3=
mv32=
故答案为:(1)C
(2)不需要,接通电源
(3)左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