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6:46:05
1、简答题 静止的氮核
被速度是v0的中子
击中生成甲、乙两核。已知甲、乙两核的速度方向同碰撞前中子的速度方向一致,甲、乙两核动量之比为1:1,动能之比为1:4,它们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做圆周运动,其半径之比为1:6。问:甲、乙各是什么核?速度各是多大?写出该反应方程。
参考答案: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
核反应方程为?
。
本题解析:设甲、乙两核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电量分别为q甲,q乙。
由动量与动能关系
和
可得?
:
=
:
=4:1。
又由
可得?
:
=
:
=6:1
因为
+
=15m0,
+
=7e,所以?
=12m0,
=3m0,
=6e,
=e。
即甲为
,乙为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0v0=
+
=2
=24 m0
进而求得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
核反应方程为?
。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D.目前世界上的核电站广泛采用核聚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关于核反应方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是β衰变
B.x没有质量
C.x是α粒子
D.此方程式裂变反应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质量数是零,电荷数为-1,所以确定为电子
,故A正确。
考点:核反应方程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α粒子散射实验中,当α粒子离原子核很近时,α粒子
[? ]
A.具有的动能最小?
B.具有的电势能最小?
C.和原子核组成的系统的总能量最小?
D.所受原子核的作用力最大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一面的有(? ).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散射后波长变长是康普顿效应,经典的电磁理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康普顿借助于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从光子与电子碰撞的角度对此实验现象进行了圆满地解释,此为光的粒子性,答案A正确。锌板被光照射后有电子逃逸出,此为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爱因斯坦因此发现而获得诺贝尔奖。答案B对。
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发现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验,与光的粒子性无关。C错。线状谱的出现使得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无法解释,据此波尔提出了原子能级和轨道的量子化,与光的粒子性无关答案D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