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6:39:58
1、实验题 (8分)某小组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试验后,为进一步研究,将单摆的轻质细线改为刚性重杆。通过查资料得知,这样做成的“复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式中
为由该摆决定的常量,m为摆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r为转轴到重心C的距离。如图(a),实验时在杆上不同位置打上多个小孔,将其中一个小孔穿在光滑水平轴O上,使杆做简谐运动,测量并记录r和相应的运动周期T;然后将不同位置的孔穿在轴上重复实验,实验数据见表,并测得摆的质量m=0.05kg。
(1)由实验数据得出图(b)所示的拟合直线,图中纵轴表示?。
(2)的国际单位为?,由拟合直线得到
的值为?(保留到小数点后二位);
(3)若摆的质量测量值偏大,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1)?(2)
?
?(3)不变
本题解析:(1)根据周期公式,整理可得
,观察图像发现为倾斜的直线,即纵轴的物理量与
成一次函数关系,根据
,判断纵轴为
。(2)根据周期公式
,整理可得
代入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可判断
的单位为
。根据
可得图像的截距即
,根据图像斜率
,代入可得
,代入质量即可得
。(3)根据图像斜率
计算重力加速度,所以大小与质量的测量无关,即质量测量值即使偏大,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也不会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1)激光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全息照片的拍摄就利用了光的______?原理,这就要求参考光和物光有很高的______.
(2)研究单摆时还有一个条件:与小球受到的重力及绳的拉力相比,空气等对它的阻力可以忽略.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个条件,实验时我们总要选择______、______的球和______?的线.
参考答案:(1)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即两束光频率必须相同,要求参考光和物光有很高的相干性.
(2)研究单摆时,要尽量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必须选择质量大、体积小的球和尽量细的线.
故答案为:
(1)干涉,相干性.
(2)质量大,体积小,尽量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
(1)某同学用秒表测得单摆完成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甲所示,则单摆的周期为______s;
(2)实验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度有利的建议是______.
A.单摆的摆线不能太短
B.单摆的摆球密度尽可能大
C.单摆的摆角越大越好
D.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测量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摆动周期
(3)若单摆在任意摆角θ时的周期公式可近似为T=T0[1+asin2(
θ 2 |
参考答案:(1)小表盘表针没有超过了半刻线,故:
秒表读数=某分钟+(大表盘示数)秒
所以秒表的示数为:60s+15.6s=75.6s.
单摆完成40次全振动,故周期为:T=75.640s=1.89s.
(2)A、单摆的摆长越长,周期越大,适当加长摆长,便于测量周期.故A正确.
B、要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单摆的摆球密度尽可能大.故B正确.
C、单摆在摆角很小的情况下才做简谐运动,则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一般不超过5°.故C错误.
D、单摆周期较小,把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误差较大,应采用累积法,测多个周期的时间取平均值作为单摆的周期.故D错误.
故选:AB.
(3)根据T=T0[1+asin2(θ2)]可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T(或t、n)、θ
由T=T0[1+asin2(θ2)],若图象为图甲所示,应变形为sin(θ2)2=1T0T-1,所以图线的斜率为1T0.
故答案为:(1)1.89;(2)AB;(3)T(或t、n)和θ;1T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如图,在:半径为2.5m的光滑圆环上切下一小段圆弧,放置于竖直平面内,两端点距最低点高度差H为1cm。将小环置于圆弧端点并从静止释放,小环运动到最低点所需的最短时间为____s,在最低点处的加速度为____m/s2。(取g=10m/s2)
参考答案:? 0.08
本题解析:半径2.5m的光滑圆环切下小段圆弧,小环的运动可看做单摆运动,依据单摆周期公式,
由顶端到最低点时间为。依据动能定理
计算速度v,依据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得出
=0.08
【考点定位】单摆运动和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类比是一种典型的物理思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可以与机械波类比,它们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单摆可以与质点类比,两者都是理想化模型
C.摩擦力做功可以与重力做功类比,两种力做功都与路径无关
D.“合力与分力”可以与“平均速度”类比,两者建立概念时均用到“等效替代”方法
参考答案:A、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错误.
B、单摆可以与质点类比,两者都是理想化模型.故B正确.
C、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有关,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故C错误.
D、“合力与分力”可以与“平均速度”类比,两者建立概念时均用到“等效替代”方法.故D正确.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