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1:05:50
1、选择题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第一次显示了( )
A.质子比电子重
B.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C.α粒子是带正电的
D.可以用人为方法产生放射性现象
参考答案:A、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可以说明质子比电子重.故A正确.
B、由于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原子有全部正电荷集中在原子中央很小的体积内,即原子核内.故B正确.
C、这个实验不能说明α粒子是带正电的.故C错误.
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不是放射性实验.故D错误.
故选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6分)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地震和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其中放射性物质碘131的衰变方程为→
+Y。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对一个得3分,选对两个得4分,选对三个得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0分)
A.Y粒子为β粒子
B.若的半衰期大约是8天,取4个碘原子核,经16天就只剩下1个碘原子核了
C.生成的处于激发态,放射γ射线。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
D.中有53个质子和131个核子
E.如果放射性物质碘131处于化合态,也不会对放射性产生影响
参考答案:ADE
本题解析:→
+Y,根据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Y粒子为β粒子,故选项A正确;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只对大量的原子核才适用,对少数原子核是不适用的,所以,则若取4个碘原子核,经16天剩下几个碘原子核无法预测,选项B错误;生成的
处于激发态,还会放射γ射线.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γ射线是高能光子,即高能电磁波,它是不带电的,所以γ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弱,选项C错误;
中有53个质子,131表示质量数即核子数,选项D正确;半衰期与外部环境和所处状态无关,选项E正确。
考点: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下列4个核反应方程:
①Na→
Mg+
e?②
U+
n→
Ba+
Kr+3
n
③F+
He→
Ne+
H?④
He+
H→
He+
H?
上述核反应依次属于:
A.衰变、人工转变、人工转变、聚变
B.裂变、裂变、聚变、聚变
C.衰变、衰变、聚变、聚变
D.衰变、裂变、人工转变、聚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衰变,②裂变,③是转变,④聚变,所以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用怎样的人工办法都无法改变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
B.β粒子带负电,所以β射线有可能是核外电子
C.目前人类和平利用的核能有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
D.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半衰期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不论用怎样的人工办法都无法改变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选项A 正确;β粒子带负电,但β射线不是核外电子,而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放出的电子,选项B错误;目前人类和平利用的核能只有重核裂变,选项C 错误;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了枣糕式原子结构模型,选项D 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B.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 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
C.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
D.玻尔的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电子的发现已经证明原子核有内部结构,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的核式结构,B错;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C错;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