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1:03:47
1、实验题 (8分)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的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求:(本题计算结果数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计算出打下E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_m/s
(2)整个过程中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参考答案:0.63?、? 0.76
本题解析:根据公式则
,通过
可知加速度为0.76m/s2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通过打点计时器求速度以及加速度的基本操作。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右。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
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
(1)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台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 应记作??cm.
(2)该同学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度g=9.80m/s2,他用AC段的平均速度作为跟B点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则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而动能的增加量为??,(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重锤质量用m表示).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动能的增加量,原因?。
参考答案:(1) OC (或 15.7)? 15.70
(2) 1.22cm? 1.20m?大于? V是实际速度,因为有摩擦生热,减少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
本题解析:毫米刻度尺读数以厘米为单位小数点后为2为,15.7不符合,应为15.70。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动能的增加量
。运动过程中要克服阻力做功生热,减少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一直立的光滑管内放置一轻质弹簧,上端O点与管口A的距离为2X0,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管口由静止下落,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B,压缩量为x0,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小球运动的最大速度大于2
B.小球运动中最大加速度为g
C.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D.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3mgx0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如图是用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Hz)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的纸带,从O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的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s,测得OA=10cm,AB=8cm,BC=6cm,则A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
.
参考答案:(? 0.1?),(? 0.9?),(? 2? )
本题解析:每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因此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A点为OB两点的中间时刻,因此,加速度大小可根据逐差法求得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灵活应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判断求解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小车上固定一个盒子,盒子内盛有沙子。沙桶的总质量(包括桶以及桶内沙子质量)记为m,小车的总质量(包括车、盒子及盒内沙子质量)记为M。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若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应保持_________不变,用桶以及桶内沙子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______,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加速度,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改变沙子的质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沙桶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参考答案:(1)小车的总质量(或:小车的质量)小车所受外力(或:外力、合外力)1.98m/s2
①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②C
本题解析:(1)探究多个量中两个量的关系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应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小车所受外力(或:外力、合外力)。加速度。
(2)①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② 对沙桶和车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得,
。对小车,
,当M≥m时,T=mg。若沙桶的的质量不是远大于小车的质量,则不成正比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