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0:43:11
1、实验题  有白光光源、透红光的滤光片、单缝、双缝、毛玻璃屏等光学元件,把它们从左向右放在图中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1)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___mm。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乙中手轮上的示数________mm。
(2)已知双缝间距d为2.0×10-4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700m,由计算式求得所测红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__nm。
参考答案:(1)2.320;13.870?(2)60
本题解析:(1)测量头的读数规则与螺旋测微器完全一样,甲图中主尺读数为2mm,螺旋尺为31.8×0.01mm,读数为2mm+31.8×0.01mm=2.318mm,乙图读数同理为13.870(2)由
 nm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某同学把卡尺间的窄缝调节到0.5mm去观察某一线光源,看到了彩色条纹.他把缝的宽度增加到0.8mm,再观察同一光源,看到的现象是______?但亮度增大.若他把缝的宽度减小到0.2mm,则看到的现象是______.这说明在衍射现象中,衍射图样条纹的宽度及亮度与______有关,当其______时,衍射现象更为明显.
参考答案:衍射条纹的宽度与缝的宽度有关,缝变宽,条纹变窄,亮度增大,缝变窄,条纹变宽,亮度减弱.知衍射现象中,衍射图样条纹的宽度及亮度与单缝宽度有关.当缝的宽度与障碍物尺寸差不多或比障碍物尺寸小,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所以缝的宽度变窄时,衍射现象更明显.
故答案为:彩色条纹变窄?彩色条纹变宽但亮度减弱?单缝宽度?变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以下关于偏振片和增透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减小光在照相机镜面处的反射,使景物更加清晰,可在照相机镜头前加一偏振片
B.照相机的增透膜厚度通常为绿光真空中波长的
| 1 4  | 
参考答案:A、为减小反射光在照相机镜面处的反射,使景物更加清晰,可在照相机镜头前加一偏振滤光片,利用光的偏振原理,使得反射光不能通透.故A正确;
B、照相机的增透膜,使得反射光发生干涉从而使其减弱,所以反射光的光程差等于光在增透膜的波长的12,则厚度通常为绿光在增透膜中波14,所以B错误;
C、立体电影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而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等都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故C正确;
D、用偏振片制成的眼镜仅仅是只能通过某一振动方向的光,所以与普通有色眼镜比较,通过前者看到的物体颜色不变.故D正确;
故选:A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在《为测定玻璃的折
射率》实验中,某同学经过正确操作,得出多组数据后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则该图象斜率大小的物理意义是?(用文字表述)。
参考答案:折射率的倒数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现有双缝A、白光光源B、单缝C、只能透过红光的滤光片D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1)将白光光源B放在光具座的最左端,依次放置其它光学元件,由左向右的排列顺序应为B、_______________、遮光筒(带有屏和测量头).(填仪器前的字母)
(2)某同学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记录手轮上的示数x1,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是x2,由此可以计算相邻亮条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3)以下操作能够增大屏上条纹之间距离的是_______
A.增大单缝和双缝之间的距离? B.增大双缝到屏之间的距离
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1)DCA?(2)
?(3)B
本题解析:(1)将白光光源B放在光具座的最左端,依次放置其它光学元件,由左向右的排列顺序应为白光光源B、只能透过红光的滤光片D、单缝C 、双缝A、遮光筒(带有屏和测量头).(2)相邻亮条纹之间的距离是
(3)根据
,要想增大屏上条纹之间距离可以增大双缝到屏之间的距离l; 减少双缝之间的距离;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减小了光的波长,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小。选项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